工聯網消息(IItime)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加速融合,推動了兩化融合邁入新階段,工業互聯網成為了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企業深度融合的產物。在工業互聯網新體系的建設中,涌現出一個又一個鏗鏘玫瑰。
三月,萬物復蘇,春意盎然,為迎接第111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中國工信出版傳媒集團•工聯網特組織“工業互聯網中的‘她力量’”為主題的訪談活動,歌詠女性力量,向奮斗在工業互聯網一線的“她”致敬。本次工聯網記者采訪到了廣東省通信管理局信息通信發展處副處長陳逸菁,聽聽她的工業互聯網背后故事。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信息通信發展處副處長 陳逸菁
落實政策,大力建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
在談到工業互聯網建設方面的話題時,陳逸菁副處長向記者講到,在工業互聯網工作中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支撐引領作用,推動制造業網絡化、數字化、智慧化發展,全方位賦能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
在政策落實上,抓好工業和信息化部、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建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廣州)的合作協議》的落地,推動出臺了《廣東省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實施方案及配套政策措施》;在廣東省新基建三年的實施方案中,做好工業互聯網中期規劃。在組織保障上,與廣東省工信廳、廣州市人民政府、中國信通院聯合簽署了《關于推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廣州)建設的合作協議》,牽頭成立“廣東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廣州)建設協調小組”,統籌廣東省標識解析建設日常事務及工作安排;還與鄰省的湖南省、福建省、海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共同簽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華南)區域協同合作備忘錄》,充分發揮廣州頂級節點的帶動作用。在資金扶持上,持續用好省財政“三年四個億”的專項資金,扶持行業龍頭企業建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
具體來說,在網絡體系中,聚焦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全省累計已建成5G基站12.4萬座,NB-IoT基站7.2萬座,為萬物互聯提供基礎。在標識體系中,通過解析平臺實現設備終端的互聯互通互認,建成標識解析體系國家頂級節點(廣州),建設省內二級節點27個,服務省外二級節點3個,接入企業1993家,標識注冊量34.8億個,累計解析量15.7億個,指標均位全國前列,輻射福建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等。在平臺體系中,加快推動標識解析的創新生態建設和網絡化規模化效應,逐步形成“注塑產供銷一碼通”等10個優秀應用案例,成功報送5個標識方向項目入選工信部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累計形成專利3項。在安全體系中,2020年廣東省工業互聯網安全監測與態勢感知平臺已覆蓋專線工業企業818家,聯網工業企業39.1萬家,發現暴露資產24萬余個、工業資產漏洞14萬余個、惡意行為1.4億余次,通報處置安全事件841起,有效提供了安全屏障。
把握機遇,深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應用推廣
她還說到,國家頂級節點落戶在廣東省會有以下幾點深刻意義,為企業數字化改革進程中降本增效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第一,促進網絡質量的高速提升。從監測情況來看,廣東省二級節點的平均時延均低于100ms,數據準確率大于90%,網絡延時率和傳輸耗損的大幅降低,為工業企業的創新應用提供更好的網絡基礎。
第二,擴大經濟效益與社會影響力。國家頂級節點(廣州)及二級節點相關建設項目撬動的總投資已超過了9.7億元;中國信通院在廣東引入了K根鏡像服務器,并持續引入更多的根鏡像服務器;在中國工業互聯網大會上,全國首個粵港跨境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合作項目正式啟動,均是國家頂級節點(廣州)帶來的輻射帶動效應。
第三,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應用已涵蓋了18個行業,并在船舶制造、綜合能源、醫療醫藥、家居制造、注塑裝備等多個重點行業生根發芽,網絡化協同、服務型制造、規模化定制等新模式、新業態的蓬勃興起,正不斷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廣東省通信管理局將繼續助力國家頂級節點(廣州)在工業互聯網的深耕,與5G網絡、區塊鏈、人工智能、數字孿生、邊緣計算等新型信息化技術共同賦能實體經濟,促進產業經濟高質量化融合發展。
目前,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產業正呈“政策推動、標桿引領、融合創新”的發展特點,為產業發展與聚集提供有力的保障。最后,在第111個國際三八婦女節到來之際,陳逸菁副處長寄語道:“僅代表個人向全體奮斗在工業互聯網一線的女同胞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時也祝愿工業互聯網事業邁向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