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聯網消息(IItime) “我國發布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全國一盤棋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8日,在廈門開幕的2021中國國際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描繪了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現狀。
此次大會由中國通信學會主辦,設置1場主論壇、2場分論壇、3個專題活動和中國國際工業互聯網展覽會,通過政策研讀、行業前瞻、成果展示、投資洽談等,展示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技術和應用的現狀及發展成就,助力科技成果產業化,加強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進一步吸引國內外投資,促進我國優勢工業互聯網技術、產業“走出去”。
當前,我國正加速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目前,我國正建設四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并遴選出258個試點示范項目,共有31個省(區、市)出臺了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政策,具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100家。
會上,圍繞如何推動工業互聯網與實體經濟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融合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志明、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鄧中亮、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等帶來了工業互聯網的前沿技術,來自企業的嘉賓們則分享了5G和工業互聯網結合的最新應用。政產學研交流碰撞,共話工業互聯網未來。
“針對全球工業互聯網發展變化的現狀,我們對七八百個案例進行了梳理和總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胡堅波表示,“我們看到國內外工業互聯網發展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國外企業因為信息化程度相對較高,它們更加注重的是通過信息化、大數據來挖掘其中的價值,向智能化升級;在國內也有大企業致力于信息化向智能化升級,但同時大量的中小企業則是借助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來實現數字化補課,并獲取資源。”
在這個過程中,許多的投資機會正在涌現。在胡堅波看來,基于工業互聯網,許多行業和企業正實現市場拓展和要素優化配置,如通過一個平臺來實現不同企業之間制造能力的分享,獲取訂單,并實現產業和金融的結合。
隨著各地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逐步落地,工業互聯網發展成果日益豐碩,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效果日趨顯著,但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需要加強技術突破,促進平臺與企業協同,注重網絡安全。與會嘉賓表示,未來,應進一步壯大融合發展生態,加強部門協作、央地協同,完善工業互聯網產業政策體系,推動工業企業、基礎電信企業、軟件企業、高校院所等在產學研方面深化合作,盡快形成能打“團體賽”的新平臺,構筑更加開放的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