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網消息(IItime) 2021年5月18日,由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通信學會能源互聯網委員會主辦,中國通信學會指導、河南省通信管理局和中國工信出版社傳媒集團支持,青島鼎信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協辦,北京通信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和河南省通信學會承辦的“5G+能源互聯網技術會議”在河南鄭州召開。中國通信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延川致辭,中國通信學會能源互聯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信息通信所副所長汪洋主持會議。
大會以“新型電力系統助力雙碳戰略”為主題,采取線上、線下同步直播的方式,來自電力企業、科研院校、運營商、設備廠商的150余位專家、學者和技術人員現場參加,超過17萬人次在線觀看會議直播。
張延川秘書長在致辭中表示,能源是根本、互聯是基礎,基于當前國際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和世界能源發展新趨勢,緊跟能源革命和數字革命的融合發展方向,結合中國通信學會的服務定位,全面闡述了信息通信與能源互聯網融合創新的重要意義,并對能源互聯網委員會在今后的發展提出了殷切期望。
張延川致辭
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電力系統與大型發電設備控制與仿真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沈沉作了題為《面向新型電力系統的數字孿生技術》的報告。報告圍繞困擾電力數字化科研工作者的疑問“數字孿生的特征有哪些?數字孿生與傳統電力系統仿真的區別?數字孿生技術能為電網發展帶來哪些進步?構建電網的數字孿生到底需要突破哪些關鍵技術?”作了詳細介紹。
沈沉作報告
西安交通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副院長劉烴作了題為《電力系統信息物理綜合安全》的報告,報告從計算機、自動化和電氣工程多學科融合的視角,綜合分析了電力系統近年來發生的安全事件,探討了電力系統信息物理綜合安全的威脅機理和防御方法。
劉烴作報告
華為云核心網5G產業發展專家楊曉華作了題為《5G確定性網絡賦能,打造5G電力虛擬專網》的報告,從技術角度、需求角度、實現角度,通過一系列電網5G典型應用,深入分析了5G確定性網絡如何為電網賦能。
楊曉華作報告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級高工張東霞作了題為《數字孿生及其在電力系統的應用》的報告,報告闡述了數字孿生的背景、概念和關鍵技術,分析了數字孿生和仿真、數字建模、人工智能、大數據的關系,總結了數字孿生應用于光伏、儲能設備的健康評估、智能運維等研究應用現狀,探討了數字孿生應用于電力系統將面臨的挑戰和應用前景。
張東霞作報告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級高工吳鳴作了題為《虛擬電廠關鍵技術》的報告,從業務規劃、技術路線、產品方案、發展規劃等方面提出了適合中國國情的虛擬電廠建設思路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