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聯網消息(IItime) 公共標識類似于互聯網世界里的域名,所謂的標識解析,就類似域名解析,有了它每個產品、零部件、設備就有了“身份證”。有了這個東西,生產領域也能像互聯網一樣,可訪問、可連接。人們就可以像在網上獲取信息一樣,輕松的獲取“生產力”。
總之,別人可能在搞應用,重慶卻在搞國家級的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
因為重工業、汽車工業的基礎好,重慶早已吸引了很多關注的目光,很多發展工業互聯網的企業在重慶都設立子公司,比如阿里飛象、華為、SAP、浪潮等等。
有人說,重慶是每個發展工業互聯網的企業和平臺必爭之地。
那么,工業互聯網到底是啥?它到底能帶來哪些好處?
看著滿屏很高端的文件,這個詞貌似離我們的生活很遠,所以,我想知道大家這么看工業互聯網。
請大家評論區在里聊一聊
“你眼中的工業互聯網是個什么東東?”
“工業互聯網”是什么呢?
既然是工業互聯網,連接的就不是人 ,而是機器。
比如說,今年雷神山醫院那個工地 ,每天有4000多名工人,近千臺大型機械設備,24小時輪班作業。同時,三一重工旗下,工業互聯網平臺樹根互聯全程對數百臺設備“云監工”實時監測設備數據并及時做出故障預警。
于是,我們在微博上看到了醫院從0到1,完成了一次,給挖掘機打Call的體驗。
打榜圖
一個做智慧工地的創業者告訴我:所謂的智慧工地不只是“工地上有機器人搬磚”,除了各種智能設備,更重要的是,當你進入工地,你和工地上所有設備、材料、人員,以及你的工作過程,都一起變成了實時的數據。
因此,有人說工業互聯網的本質是:以機器設備、原材料、生產過程以及人之前的互通互聯為基礎,通過大數據、AI技術實現設備的智能控制、運營過程優化以及產業鏈上的價值創造。
那么,工業互聯網是通過各種技術,萬物互聯,創造價值。
它創造了什么價值呢?
就上文的例子,作為一個編輯能感受到:可以更好的安全生產、把控質量,方便人員管理、解決工作效率等具體問題。
關于工業互聯網價值的討論,也許應該回到2012年,當時身處3G時代的我們對4G的認識可能和如今我們對于工業互聯網的認識類似:當時很多網友認為4G只是“網速會快一點,上網體驗好一點”。然而,結局是4G讓生活中多了微信、多了無現金支付、多了各種APP、甚至滿世界都是二維碼……總之,我們的生活被4G重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