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_欧美日韩福利视频_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_午夜小视频网站

首頁 >> >> 觀點 >> 正文
工業互聯網邁入快速成長期
  • 人民日報
  • 2021年2月20日 10:54

到2023年,新模式新業態大范圍推廣,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高

工業互聯網邁入快速成長期

具有一定行業、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已超70個,廣泛應用到30多個國民經濟重點行業,連接工業設備數量達4000萬臺套……翻開近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成績單,網絡支撐能力顯著提升、融合應用加速縱深拓展、產業帶動效應不斷增強。

工業互聯網技術不斷突破,既為經濟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也為促進產業融合提供了新機遇。自《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印發以來,我國工業互聯網呈現蓬勃發展態勢,起步期的行動計劃全部完成。

時值“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邁過起步期進入快速成長期后,我國工業互聯網如何再上新臺階?前不久,工信部印發《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基于11項重點任務,對今后3年工業互聯網的重點工作內容做出部署。

《行動計劃》新在哪里?

覆蓋范圍更廣、關注領域更深、行動目標更高

“未來3年將是我國工業互聯網快速成長的關鍵期。”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表示,此次《行動計劃》的發布,體現了工業化和信息化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的融合發展。

覆蓋范圍更廣,凸顯數據生產要素。《行動計劃》增加了“數據匯聚賦能行動”“技術能力提升行動”“產業協同發展行動”,不僅基本覆蓋了各領域各行業,更凸顯了數據等要素的重要意義。
  關注領域更深,聚焦基礎創新能力。未來3年,網絡、標識、平臺、安全等領域一批關鍵技術將實現產業化突破;工業芯片、工業軟件、工業控制系統等供給能力明顯增強。“這些基礎技術能力的突破,將在更深程度支撐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為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落地生根提供肥沃土壤。”徐曉蘭說。
  行動目標更高,各行業全方位提升。《行動計劃》目標從原先的“初步建成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轉變為“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量質并進,新模式、新業態大范圍推廣,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從行動內容看,將推動我國工業互聯網由產業本身到各行業應用賦能的全方位提升,將面向垂直細分行業,形成100個左右新模式應用試點示范。
  “十四五”時期,將是工業互聯網結合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
  一方面,新技術賦能,拓展創新發展新空間。“從需求側看,隨著工業5G芯片、智能傳感器等新型數字化元器件更加普及,將帶動設備和生產線改造成本持續下降,從而提升中小企業工業互聯網的改造意愿。”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張宇分析,從供給側看,隨著大數據中心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算力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工業數據量質齊增,也將強化工業互聯網系統供應商的方案輸出能力。
  另一方面,新業態引領,應用領域向縱深推進。歷經3年起步期,從覆蓋領域看,工業互聯網持續向原材料、裝備、消費品、電子信息等制造業各門類全面擴張,從應用環節看,逐步從制造業企業的銷售服務等終端向研發設計等前端延伸,從單點改進向全局優化拓展,這些都為工業互聯網在更高水平拓展應用空間奠定了基礎。

新型模式如何培育 ?

將產業末梢延伸到服務領域、將產業進步錨定在高精尖技術

“為新階段我國工業互聯網如何謀求新發展、開拓新機遇提供了行動指南,將有效提振工業互聯網產業的創新熱情。”在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智能化研究所副所長顧維璽看來,《行動計劃》的最大亮點之一在于培育新型模式。
  《行動計劃》從5方面提出展望,包括發展智能化制造、加強網絡化協同、推廣個性化定制、拓展服務化延伸、實施數字化管理等,并提出目標任務,到2023年,面向垂直細分行業,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模式和應用場景,實現在200家以上工業企業復制推廣。
  如何才能加速培育新型模式?
  一方面,要拉長視線、提升視角、開闊視野,將產業發展的末梢延伸到服務領域。
  “工業互聯網基于數據驅動的全連接推動企業搭起一張‘大網’,要想充分釋放這張網絡的經濟效益,需要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拓展服務領域。”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興山介紹,以拉鏈生產商偉星集團為例,通過與浪潮云ERP(企業資源計劃)合作,成功實現了產品的個性化定制。“客戶可以自由選配拉鏈顏色、材質和樣式,訂單下達后,系統根據訂單信息及各產線運行狀況實時調度進行柔性生產,不僅實現了拉鏈行業的‘私人定制’,設備利用率也由過去的60%提升到了80%。”
  另一方面,也要將產業進步的展望錨定在高精尖技術,推動智能化和服務化的大踏步發展。
  新模式來自新技術。《行動計劃》強調,鼓勵大型企業加大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應用力度,全面提升研發設計、工藝仿真、生產制造、設備管理等智能化水平,實現全流程動態優化和精準決策。“支持領先企業加快關鍵技術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應用,不僅有利于新模式涌現,也將帶動工業短板提升。”顧維璽說,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更加優化靈活的軟件、控制系統,將有效填補我國工業控制系統與工業軟件短板。
  “盡管5種模式已有清晰界定,但對于如何充分提升產業的主觀能動性、如何有效整合資源等方面仍有待探索。”顧維璽建議,應進一步細化目標、統籌資源,從而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前提下加快新型模式培育。

編 輯:田小夢
[1]  [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