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為行業發展帶來新動能,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工業互聯網在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和保障生產安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是在提高生產效率方面,企業通過生產管控一體化建設,構建實時感知、及時響應的生產管控一體化平臺,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生產控制的協同優化,不斷提高生產效率。二是在降低運營成本方面,企業通過工業互聯網對設備運行數據、設備效率數據的全面采集和分析,建立設備性能模型,進行典型設備的狀態分析和效能分析,降低運營成本。三是在保障生產安全方面,企業通過工業互聯網搭建一體化應急平臺,實現了安全相關信息的全面感知和匯聚,確保生產的安全性和連續性。
在機械領域,企業通過工業互聯網,實現全程智能化、自動化生產,有效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產品生產效率,確保生產合理性、高效性、科學性。
在鋼鐵領域,工業互聯網實現鋼鐵制造的AI賦能,支撐智能化生產車間運轉,有效助力數字化轉型。
在煤炭領域,煤炭工業互聯網是轉變煤炭行業生產方式的重要支撐,提升煤炭安全生產水平的重要手段,優化煤炭行業資源配置的重要平臺。
新業態:新興技術賦能工業轉型升級
在平臺創新方面,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壯大,解決方案不斷產生。CNNIC報告中顯示,截至2020年6月,具備行業、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70個,連接工業設備數量達4000萬臺(套),工業App突破25萬個,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工業企業數近40萬家。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積極與新興前沿技術融合創新發展,培育形成創新解決方案。海爾、徐工信息、東方國信、浪潮、華為等雙跨平臺企業積極開展研發工作,在設備接入、協議解析、邊緣計算、大數據分析、可視化開發等領域突破創新,培育形成了云仿真設計、設備預測性維護、產品質量追溯、網絡協同制造、智能產品運維、大規模定制等新模式新業態。
在解決方案方面,人工智能和工業相結合的解決方案成為新的發展熱點。隨著企業生產工藝升級,檢測標準隨著提升,高端制造業對于使用智能化產品來降本增效的需求更加迫切。傳統方式既無法滿足大規模標準化生產需求,也易導致誤檢率、漏檢率偏高等問題。以AI為基礎的識別技術,通過深度學習算法、數據訓練不斷優化識別效果,結合工業相機、機械手臂、自動化產線等設備,廣泛用于各種工業場景下的檢測、搬運等。當前,人工智能和工業結合的解決方案主要以供應鏈的形式為機器人企業、智能設備企業和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企業提供技術服務,聯合服務制造業客戶。其核心的智能視覺包括3D視覺與自主路徑規劃、機器視覺技術、體化解決方案、視覺圖像算法、智能視頻解決方案等。
在工業設備方面,工業機器人創新引領無人工廠和工業物流的革新。通過助力制造業轉型升級,工業機器人產業獲得了較快發展。2020年1至12月,全國工業機器人完成產量237,068臺,同比增長19.1%。在無人工廠領域,焊接機器人逐步覆蓋航空航天、高端裝備、軌道交通等領域。隨著焊接生產數據的不斷積累,焊接機器人系統會進行視覺識別模型和焊接決策模型的訓練,焊接決策的適用性和準確度會得到進一步提高。在工業物流領域,工業機器人加快創新發展,結合深度學習、3D視覺、最優運動規劃算法,可以實現品類倉的全自動分揀。在此基礎上,柔性工業物流解決方案不斷落地在電力、光伏、醫療等行業的工業物流實現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