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_欧美日韩福利视频_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_午夜小视频网站

首頁 >> >> 會議 >> 正文
重慶:智慧金融讓生活更精彩
  • 重慶頻道
  • 2021年8月25日 10:37

工聯網消息(IItime) 潮涌渝州,智匯重慶。

8月23日—25日,2021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如期而至,重慶進入第4個“智博時間”。

在重慶傾力打造“智造重鎮”、加快建設“智慧名城”的進程中,金融業為各行業創新成長“輸氧供血”,自身也迎著數字經濟大潮破浪前行——

區塊鏈、云計算、數字風控等金融科技的應用,構筑起一個個智慧金融新生態;5G銀行、刷臉支付、跨境智匯等,正改變著重慶市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渝快辦、云繳費、工程管家等大批政銀合作項目,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

金融科技百花齊放,重慶金融業持續推進金融數字化、智能化,為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提供澎湃動能。

金融機構聚集的重慶江北嘴。曾英豪攝

聚焦金融業態創新

重點應用“生根發芽”

2018智博會以來,捕捉到金融創新轉型的時代脈搏,重慶金融業聚焦業態研發應用,依托自身科技優勢,積極打造智慧金融。

一大批智慧金融產品從構想到投入,一系列重點金融科技應用從紙面到落地,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不斷推陳出新,大幅提升服務效率和產品質量——

銀行業方面,工行重慶市分行對標總行“七大創新實驗室”,在互聯網金融、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生物識別等方面全面布局,釋放出充沛的創新活力。該行全新上線“社保便民通”“旺農貸”等項目,實現科技價值到業務價值的有效轉化。

2019年,建行重慶市分行成為“渝快辦”政務服務平臺的總集成商,從“一網通辦”到“跨省通辦”,從1.0向2.0、3.0躍遷,有效解決了企業和群眾“多跑路”“折返跑”等問題,加快了“渝快辦”政務平臺的全方面優化升級,目前注冊用戶數達2145萬。自2018智博會以來,建設銀行已連續四年參展。2021智博會上,建設銀行以“渝‘建’美好,智‘行’未來”為主題,精心打造線上線下融合、“好看+好玩”兼顧的數字銀行展館,全景式展示建行在新金融實踐中的積極探索和取得的系列數字金融成效。

2021智博會上的建行數字展館智慧政務專區。李昊東攝

以“開放銀行”與“場景金融”深度融合的農行重慶市分行,重構“開放、共享、互通、豐富、可靠”的新金融生態體系,推動銀行數字化轉型。

中國銀行聚焦全球跨境服務打造“中銀全球智匯”,為匯款人提供優先處理、追蹤反饋、費用透明、信息完整傳遞,解決了傳統國際匯款痛點問題。目前,已累計服務重慶24000余個市民及企業。

廣發銀行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識別、機器學習、區塊鏈等技術廣泛應用于運營管理各類場景,有效提升運營效率。以智能風控管理體系為例,2021年上半年,廣發銀行重慶分行依托風險匯總視圖在開戶環節監測攔截可疑賬戶線索160戶,日常監測及后續客戶身份識別環節中發現阻斷可疑賬戶409戶。

作為重慶本土的上市城商行,重慶銀行不斷加大智慧金融賦能度,從客戶“跑腿”向數據“跑路”迭代,搭建數字孿生模型,實行全流程智慧監控,把流程機器人應用于業務辦理全流程,應用場景達到30個。

保險業方面,平安產險重慶分公司從科技應用創新、社會服務深化、保險功能升級三個方面,應用平安總部“科技+服務+保險”新模式,在安全管理基礎上為事故預防增加一條新的安全生產防線。以平安產險智慧安全巡檢系統為例,該系統結合精準定位配合APP進行管理,完成對設施設備、安全場地的巡檢并進行實時監控。

證券業方面,西南證券依托最新互聯網設計語言打造“西南金點子”“金點子財富管理終端”等管理平臺,在傳統證券行情、交易、資訊等功能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升級。

金融科技賦能民生

智慧“紅利”觸手可及

科技改變生活,智慧開啟未來。在重慶,智慧金融場景的應用已融入市民生活生產的方方面面,不斷提升著民眾的獲得感。

辦事更簡便——

今年初,工行重慶市分行形似拉桿行李箱的便攜式智能柜員機出現在綦江區的某工地上,“智能拉桿箱”優化解決了啟用卡、賬戶開銷戶等難題,讓辦事效率大幅提升。

工行“智能拉桿箱”優化解決了遠程開戶、辦卡等難題,讓辦事效率大幅提升。工行重慶市分行供圖

今年4月,建行重慶市分行以“裕農通”服務點為抓手打造的重慶首個殘疾證網上預審系統在重慶萬州區正式上線運行,實現“村居申領,區殘聯審核”的無縫對接。

今年以來,郵儲銀行重慶分行積極推動總行場景化、智能化的線上票據貼現產品——“郵e貼”在渝落地推廣,有效提升票據業務智能化服務水平。

服務更多樣——

在重慶農村商業銀行,即使市民講重慶方言,“方言銀行”客服系統也能輕松識別客戶的金融服務訴求,并作出正確回復。

在民生銀行重慶分行,“鍵盤銀行”服務模式將銀行產品服務融入移動終端的輸入法中,以輕便的形式為客戶提供無縫銜接、隨用隨取。

在恒豐銀行重慶分行,老年人可在“電子銀行服務專區”享受一對一指導,體驗全新上線的“客戶信息補錄功能”、指紋登錄、人臉識別等。

編 輯:劉艷玲
[1]  [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