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網消息(IItime) 日前,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MA標識代碼管理委員會成員單位聯合發布了MA標識體系白皮書(2021),推進MA標識體系在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領域的深入應用。據悉,MA標識體系正在與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國家頂級節點對接,實現標識互通和信息共享。
我國首個具有全球根節點管理權和代碼資源分配權的國際標準標識體系
提到MA標識體系,大家可能會感到一絲陌生。2018年,我國設立首家全球代碼發行機構,發行代碼為“MA”,是我國首個自主可控、具有全球根節點管理權和代碼資源分配權的國際標準標識體系,這意味著我國首次擁有了向全球發行分配代碼資源的資格和能力。
作為實現不同對象標識統一管理的一種體系,MA具有三大核心價值特點:
第一,全球唯一身份標識。為每一個對象分配一個MA碼,是“對象”的全球數字身份證,具有全球唯一性。
第二,編碼科學。MA碼采用分層結構編碼,具有編碼靈活、可擴展性強等特點。編碼具有國際通用性,并與應用系統、載體相分離,能夠實現跨地域、跨平臺、跨系統、跨載體之間的互聯互通。
第三,兼容性強。具有很好的易用性,能夠兼容全球主要碼制和編碼體系。用戶可以直接采用其他編碼體系,在編碼方面只作微小改動即可兼容舊有編碼方式,有效解決標識應用孤島和系統繼承性開發問題,實現功能無縫銜接。
今年8月,由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中關村工信二維碼技術研究院、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共9家單位聯合發起成立了MA標識代碼管理委員會,以此充分凝聚產學研用各界力量,進一步推動MA標識體系深入應用。
MA與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頂級節點對接測試
從白皮書看到,MA標識體系與Handle、OID等標識解析體系類似,整體架構采用樹狀層次結構,從上到下分別是MA根節點、MA一級節點、MA二級節點和MA三級節點。MA標識解析采用遞歸逐級解析。
中關村工信二維碼技術研究院院長張超介紹,標識代碼是組織機構及人、事、物對象的標識域名,也相當于組織機構的“數字身份”,一經注冊在全球范圍內被認可并且是唯一的,通常與二維碼、RFID等載體組合呈現。MA標識體系完全自主可控,MA標識注冊和解析系統已完成國產服務器和操作系統適配,并正在與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頂級節點對接測試。
截至目前,在中國已完成MA全球根節點的建設,并在中國、韓國、印度、加拿大等國家建設了6個一級節點,在中國一級節點下建設了29個二級節點,在工業、農業、交通、醫療、金融、智慧城市、數據等領域開展了示范應用。目前已有50萬多家機構、企業申請了MA標識并應用。MA標識注冊品類20多萬類,累計解析量已超過3500萬。
MA標識代碼管理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數據所所長田野表示,《MA標識體系白皮書》對于推動MA標識體系快速發展將起到重要指導示范作用,委員會將立足長三角,輻射全國,面向全球,推進MA標識體系在工業互聯網、物聯網、智慧城市、數據開放共享等領域的深入應用,真正成為支撐各行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中樞神經系統。
MA標識機構分類參照《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管理辦法》
值得注意的是,MA標識服務機構分類將參照《工業互聯網標識管理辦法》,MA運營的節點類型:根節點、一級節點、二級節點、三級節點將分別對應MA根節點運行機構、MA標識注冊管理機構、MA標識注冊服務機構、MA企業用戶。
對于大家格外關心的申請MA標識注冊服務機構,從白皮書中可以看到:申請者需要向某個MA標識注冊管理機構提出申請,MA標識注冊管理機構審核通過后獲得MA標識注冊服務機構測試資格,通過相關測評后才能成為MA標識注冊服務機構正式資格。不過,MA標識代碼管理委員會成員若申請MA標識注冊服務機構,也需向某個MA標識注冊管理機構提出申請。
而MA企業用戶申請企業節點則相對簡單,只需向MA標識注冊服務機構提交注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企業名稱、產品名稱等資質文件。
對于MA標識體系的發展意義,我們可以從《工業互聯網標識管理辦法》窺得一二。該辦法指出:近年來,我國標識解析體系迅速發展壯大,但同時,與之相適應的治理體系還不夠完善。各類標識服務機構作為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的公共服務平臺,涉及企業和用戶的數據、信息和權益,事關標識解析體系乃至工業互聯網全局穩定健康發展。
事實上,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雖然不斷加快,應用也持續深化和拓展,但隨著參與企業和相關產品的日益增多,對于工業互聯網的管理卻變得愈發困難。目前,行業主流標識體系就包括了Handle、OID、Ecode、VAA等,不僅種類繁多,而且標準不一,這就直接導致了工業互聯網發展存在巨大壁壘。所以說,MA標識體系的出現可謂恰逢其時,將有望打破這一現狀,開啟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