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
5G+工業互聯網發展評估
從全局來講,在全國大范圍、社會大尺度、跨行業大協作的運作當中,工業互聯網還沒有充分展現和承擔應有的資源優化和配置作用。
你可能會問:其中的企業既然九死一生,你還看好工業互聯網嗎?
是的。
我不僅看好工業互聯網,更加看好5G+工業互聯網。
正如面對過熱的工業互聯網,我更愿意往相反的方向去想想;很多時候,我也愿意探身往前進的未來方向去看看。
通過近距離的觀察,我們看到了很多工業企業已在實際工業場景中,探索出多項5G+工業互聯網應用。
因此,物聯網智庫從2020年開始,構建5G+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模型,并且撰寫《5G+工業互聯網發展成熟度白皮書》。其目的是幫助企業與方案商了解行業應用發展態勢,方便其完成客觀的自我評價。
目前初代1.0版本主要的作用在于幫助工業企業客觀的進行自我評價,未來將會不斷優化針對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功能服務。
5G+工業互聯網發展評估模型重點關注5G在工業互聯網中的實際部署情況、應用情況及取得的效果,因此評價體系分為設施、應用、效益三大層面。
其中設施層面包括工廠內5G網絡設施、智能設備5G連接、生產要素5G連接三個評估角度;應用層面包括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以及其他應用領域五個評估角度;效益層面則包括產品效益和企業管理效益兩角度。
根據調研分析,離散型工業和流程型工業的5G+工業互聯網發展方面有明顯差異。整體來看,離散工業的5G+工業互聯網發展水平兩級分化較嚴重,流程工業企業則相對集中。
企業在研發設計環節,基于5G網絡,結合VR/AR技術,實現虛擬的、多方的遠程協同,以及幫助解決實時的工業制造問題。
在生產制造環節,在低時延網絡環境下,展開精準遠程控制,云端機器人、AVG使用,物料實時調配等。
在運維服務方面,高清視頻實時監控、無人巡檢等也成為保障高價值、高貢獻設備和確保良好生產環境的重要能力。
在提供有效調研的企業中,分別有83.3%和66.7%的企業正在做實時監控和機器視覺的應用和探索,這兩類視覺相關的能力是當前應用最廣的5G+工業互聯網能力,這主要得益于5G網絡的大帶寬和低時延特性,以及AI算法的進步。
排在第三位的是遠程控制能力,有61.1%企業在做相關應用探索,但是在實際工業生產過程中,由于環境復雜、出錯成本高等因素,返控和實時控制仍非常困難。
雖然5G+工業互聯網面臨諸多挑戰,但是過去和現在,并不阻礙我們對未來的想象和探索。
過去,工業企業只要處理好人與操作設備、人與信息系統之間的關系。
現在,新增了兩把兵器:工業互聯網和5G網絡。
5G的連接和傳輸能力,為工業互聯網再次升級了連接量,加大了商業空間的想象力。
不過用好它們并不容易,如何處理人與工業互聯網、人與5G網絡之間的關系,每個工業企業都在尋覓自己的藥方。
畢竟,最好的科技,是讓你感受不到科技的存在。
----寫在最后----
劃個重點。
第一,數據采集硬件的出貨量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先行指標。只有數據采集硬件的出貨量達到一定數量,才有可能從量變引發質變,促進工業互聯網的長期健康發展。
第二,工業互聯網企業正在逐步向更深層面滲透,觸及到工業本質,與不同細分行業的不同的產品、服務提供商配合落地,形成價值閉環。
第三,5G的連接和傳輸能力,為工業互聯網再次升級了連接量,加大了商業空間的想象力。如何處理人與工業互聯網、人與5G網絡之間的關系,每個工業企業都在尋覓自己的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