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聯網消息(IItime) 6月24日上午,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高峰論壇之一——數字經濟與未來發展國際高峰論壇舉行。該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天津市人民政府、南開大學主辦,天津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承辦。論壇以“數字經濟與未來發展”為主題,邀請海內外多位院士專家圍繞5G商用、工業互聯網技術、區塊鏈技術、數字經濟業態等開展高峰研討。會上,“數字經濟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2019年6月,天津率先制定《天津市促進數字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19—2023年)》,預計到2023年初步形成智能科技創新能力突出、融合應用成效顯現、數字經濟占GDP比重全國領先的發展新格局。數據正在成為關鍵生產要素,數字化轉型成為實現天津高質量發展的主導力量。
“天津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當下正在開展從傳統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轉型升級的生動實踐。未來的天津將是工業經濟的先鋒城市。”數字經濟研究中心理事長龔克在致辭中介紹,研究中心將把技術、產業、經濟結合來開展研究,預測把握數字經濟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和發展趨勢,為經濟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論壇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圍繞“未來網絡與數字經濟發展”闡述了他對數字經濟如何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觀點。他認為,網絡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經濟結構的變革需要新一代互聯網架構來支撐。當前,工業互聯網是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藍!保泻艽蟀l展潛力空間,需要科技界與企業深度合作,共同解決生產轉型過程中的痛點、難點,推動先進制造業更上臺階。
此外,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郭毅可、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東亞研究所及其高級研究院院長馬庫斯·陶伯、挪威工程院院士容淳銘等專家,以及萬向區塊鏈公司董事長肖風、云賬戶(天津)共享經濟信息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暉等企業家也發表了各自觀點,為數字經濟與未來發展出謀劃策。
最后,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劉剛教授發布《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0》,從數字經濟的微觀基礎----企業出發,揭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內在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