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網消息(IItime) 為落實中央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決策部署,完善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建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推進實體經濟轉型,與產業界各方攜手推動工業互聯網及其平臺體系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創新,培植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中國工信出版傳媒集團旗下工聯網聯合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共同推出“工業互聯網平臺系列訪談”。
本期訪談嘉賓:
百度副總裁 李碩
深度融合新技術,助力實現智能決策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應用模式和工業生態,是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的重要承載。
李碩講道,通俗的說,就是把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與企業生產場景深度融合,給自動化的生產線裝上“眼睛”和“大腦”,構建出“感知”能力和“思考”能力。這樣,企業可以實現對數據的采集和分析,沉淀出知識,實現自我學習和進化,最終擁有智能的生產決策和優化能力。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模式到了新的臨界點。受國際新格局、產業鏈變遷,以及疫情等影響,企業面臨新的發展環境,需要技術提供新的發展驅動力。“然而,一方面,企業眾多寶貴的資源由于認識和技術等制約而處于冷凍狀態,未能夠充分有效地被利用。另一方面,技術改造投入的效果“不可見”“難算賬”更加阻礙了新技術的落地應用。因此,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需要新型基礎設施提供支撐。” 李碩坦言。
開物作為百度智能云推出的工業互聯網品牌,以“AI+工業互聯網”為特色,聚焦為企業創造新的核心價值。
一段時間以來,不少借“數字化”名義的項目落地后成為被參觀的“數據報表和展示大屏”,令企業對于數字化價值前景感到“迷茫”。數字化絕不是簡單的從傳感器物聯網到各種“大屏”“報表”,這僅僅是采集數據和數據可視的環節。數字化成功的關鍵度量在于能否為企業帶來可計算經濟效益,生產過程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安全更可控?能耗更優化?產品合格率更高?百度開物工業互聯網平臺正是將AI技術植入這些核心場景創造價值的,幫助企業進入數字化“成效可見”的新階段。
以“AI+工業互聯網”為特色,賦能超22個行業
伴隨著工業互聯網平臺、網絡、安全等配套政策及行業政策體系趨于完善,充滿活力的平臺產業生態體系孕育形成,平臺發展將步入發展環境更加完善、技術創新更加活躍、平臺應用更加廣泛、產業賦能效應更加凸顯、區域協同更加有效、生態環境更加優質的新階段。
根據工信部在6月14日的新聞發布會公布的數據得知,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已經覆蓋45個國民經濟大類。截至目前,工業互聯網高質量外網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標識解析體系已經完成夯基架梁,五大國家頂級節點穩定運行,二級節點基本實現全國省級地區全覆蓋。培育較大型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150家,連接工業設備超過7800萬臺(套),國家、省、企業三級協同聯動的技術監測服務體系基本建成。
作為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之一,百度智能云積極投身于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進一步提升工業互聯網平臺綜合賦能水平,助力傳統工業加“數”發展。其中,百度智能云開物以“AI+工業互聯網”為特色,己與汽車、電子、能源電力、裝備制造、鋼鐵、化工、水務等超過22個行業的300多家標桿企業建立合作,為超過18萬家工業企業提供服務,在貴陽、重慶、桐鄉、蘇州、廣州、寧波等16個區域深度落地。
AI與工業互聯網結合成為大勢所趨
伴隨著國家和地方工業互聯網政策的落地以及產業界各方在相關領域的創新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也隨之“走深向實”,進入加速完善的新階段。
對于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李碩認為,“ AI+工業互聯網”將引領行業進入到“成效為先“的新階段。。據賽迪發布的《AI+工業互聯網平臺市場研究》白皮書顯示,未來幾年,“AI+工業互聯網”平臺將成為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的核心環節。預計到2025年超過一半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將融合AI技術或以AI技術為核心驅動。
同時,賽迪顧問發布的《AI+工業互聯網報告簡報》中認為,“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的融合應用是新發展階段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數字經濟時代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的扣合點。”
“AI+工業互聯網”不僅可以助于打破工業生產的效率瓶頸,還可以進一步激活生產數據要素的潛能,幫助企業完成新舊動能的轉換和價值鏈的延伸。百度智能云開物所代表的“AI+工業互聯網”平臺,亦是如此。
百度智能云開物“AI+工業互聯網”的落地,秉持“一個導向、兩大體系、三大基礎”。
具體而言,“一個導向”是指堅持價值導向。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首要思考的是能解決什么問題、帶來哪些價值、投入產出比。工業互聯網的概念提了這么多年,“走深向實”是當下的共識。
“兩大體系”是“AI+工業互聯網”落地的具體路徑。一是建平臺,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新基建之一,其核心要義是鏈接和協同,通過鏈接人機料法環、企業與企業,促進數據的橫向流通,實現SaaS化服務、供應鏈協同、產業金融等;二是深入工廠,進行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面向研產供銷服等環節,找到具體的場景和痛點,解決客戶的問題。從數字化云底座到低代碼開發平臺、可視化BI,再到AI質檢、安全生產、工藝優化,百度智能云開物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未來將持續朝著這個方向深耕。
李碩表示,百度智能云敢于做這些事,基于“三大基礎”。一是領先的AI技術,百度從2010年布局人工智能,目前整體AI水平位居國內前列;二是合理的信息化架構,百度是國內較早布局云計算的廠商,經過多年的實踐,沉淀了高可用、高安全、可擴展和成本優化的云計算和信息化架構;三是豐富的場景應用和業務知識積累,百度擁有一支經驗豐富的行業專家團隊,深耕行業十數年;同時,百度在工業方向起步早,在汽車、電子、紡織印染、化工、能源、水務等眾多行業、領域均有落地案例。
數智技術全方位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當前,工業互聯網平臺正在驅動工業全要素、全產業鏈等實現深度互聯,并在工業企業綠色低碳發展及數字化轉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以綠色雙碳為例,以開物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基礎搭建的雙碳與綠色金融平臺,借助工業互聯網平臺能力可以實現智能算碳、智能管碳與智能降碳、綠色金融及碳交易的完整閉環。解決碳排放“算清楚”、“管起來”的難題。
李碩認為,“雙碳”事業的推進離不開供能企業與用能企業等關鍵參與方的相向而行,即供能側和用能側要同步發力。從供能側來看,無論是火電煤耗優化,或新能源系統提升消納率,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都將在其中發揮巨大作用。而在用能側,如今許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都有主動降碳降能耗的需求,如果未來能為其打造一個以效益為抓手的節能降碳方案,不僅將助力雙碳戰略實現,也將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增量效益。
目前,百度智能云的雙碳領域解決方案已經在火電、供水、供熱、水泥、印染、化工、建筑等行業落地,可以同時服務政府精細化管理,助力園區建設零碳/低碳園區,幫助企業節能降碳。利用數智技術全方位助力碳達峰與碳中和。
由此可見,工業互聯網平臺已然成為踐行“雙碳”目標,推動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設施。立足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已呈現百花齊放的良好局面。展望未來,平臺賦能效應將進一步顯現,應用場景將更為豐富、市場空間將更為廣闊!
李碩表示,未來,百度智能云將持續以開物平臺為核心,堅持“成效帶動、應用為先、平臺開放、下沉運營”的發展主思路,持續深耕工業領域前沿技術,加深“點、線、面、體”產品方案的應用落地,探索細分行業領域“數字服務制造業”新模式,聯合生態伙伴共同探索數據、機理、知識的沉淀與轉化路徑,為用戶提供更加完善的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