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聯網消息(IItime) 為加速推動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培植融合創新應用,助燃經濟新動力,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聯合中國工信出版傳媒集團·工聯網共同推出“探秘工業,智見未來——工業互聯網系列訪談”,通過走訪五大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采訪36位政產學研企專家,走進國家頂級節點,解析萬億工業互聯網。
本期走進北京國家頂級節點北京國家頂級節點是五大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的核心節點、指揮中心。截至2021年12月,北京國家頂級節點共接入二級節點39個,企業節點超過18000個,標識注冊量超80億,標識解析量超44億次,企業接入數量位居全國前列。作為首個接入企業突破18000家的國家頂級節點,北京國家頂級節點輻射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等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構建數據連通網絡,已實現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在航空航天、汽車、醫療器械、食品等多個行業應用和規模化發展。經過三年多的發展,北京國家頂級節點已成為北京市工業互聯網的創新名片,支撐北京市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第九批),助力北京市成為全國工業互聯網發展高地,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
李波
北京福通互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高級工程師,注冊咨詢師,北京順鑫控股集團特聘專家,北京福通互聯科技集團副總經理。工業互聯網領域專家,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專家。具有豐富的企業信息化項目規劃,實施經驗;具有豐富的智能制造項目科研及實施經驗,曾參與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參與多項重要行業標準制定,并獲得多項發明技術專利授權。
在時代大考下,“新基建”和“雙循環”的雙重風口大規模推開, 5G、工業互聯網、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技術逐漸拓展到農業、食品等行業應用。其中,工業互聯網通過提升食品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水平,為食品行業的產業升級提供了必要的實現路徑和技術條件。
作為數字農業產業發展的見證者和推動者,福通互聯堅定不移地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為傳統企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業務布局覆蓋從源頭把控、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倉儲物流、整合營銷、食品溯源的全生命周期,通過先進的互聯網技術解決客戶最后一公里的困擾。
北京福通互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波在接受工聯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工業互聯網技術的創新應用將推動食品產業的大規模數字化升級。”
工業互聯網發展全面提速 未來可期
工業互聯網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從概念提出到應用落地,其發展愈發火熱。工信部發布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對近三年工業互聯網發展的目標和任務進行了規劃,可預見我國工業互聯網將進入快速成長期。
談及工業互聯網發展,李波表示:“工業互聯網不僅是工業轉型升級的目標,也是我國工業做大做強的途徑。”對于工業互聯網而言,萬物皆是智能的,人、機、物之間可以進行“溝通”,數字虛擬和物質現實互相映照、互相融合。換言之,“一物一碼,萬物互聯”是工業互聯網的偉大目標。如在生產方面,工業智能將帶來無人工廠、萬物在線(機器、工具)、供應鏈協同(零庫存、訂單式生產)等場景。在生活方面,工業互聯網為企業帶來消費個性化定制、質量全程可追溯、設計生產全分離,甚至將生產建設成公共基礎設施,供大眾公共使用。
立足目前工業互聯網建設成果,工業互聯網網絡體系加速建設,已覆蓋300個城市、連接18萬家工業企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實現從0到1的突破,上線二級節點數165個,覆蓋25個省(區、市)和機械、材料、石化、家電等31個行業,標識注冊總量超過600億;工業互聯網平臺接入工業設施達到4000萬臺,工業APP總量達到35萬個。
雖然當前工業互聯網已經有了質地提升,但在李波看來,工業互聯網仍存在數據積累不足、標準規范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工業企業的信息化建設程度差異較大且參與程度不高等難題。
那么又將如何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李波提出五點建議,一是國家、地區、企業、產業一起努力建設,國家做好政策引導和標準制定;地區要做好產業規劃和政策扶持;企業要積極轉型;產業要做好布局和聯動。二是發展工業互聯網標準先行,避免因標準不統一而造成孤島式應用。三是網絡、平臺、安全、應用同步推進。四是龍頭企業帶動作用,行業龍頭企業不僅要起到標桿示范作用,還能夠將能力共享給中小企業,加快中小企業的發展。五是把握好規范性、適用性、先進性、階段性、開放性建設原則。
“新基建”成為工業互聯網新動能
隨著“新基建”的加速落地,5G、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融合工業互聯網加速落地,智慧農業、食品加工及冷鏈倉儲物流等行業迎來發展新機遇。
李波稱,5G可以說是專門為工業互聯網量身定做的。5G不僅有效地解決了工業連接的主要問題,也為產線智能化改造提供了最便捷的技術手段。其大連接、低時延、高可靠、高速率的無線連接特性為工業生產的網絡化提供了連接基礎。
大數據作為工業互聯網的重要基礎,是完成工業機理模型的“底座”。在此基礎上,工業互聯網技術體系利用云計算、邊緣計算技術,實現提升食品行業生產制造和流通過程的數據打通,智能化分析生產數據并采取措施提質增效。通過對數據的采集、聚合、建模、分析、應用和反饋等手段,實現生產流程優化、設備狀態監控、能源有效管理和工業機理模型積累。
此外,工業互聯網技術體系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更先進的可信食品追溯體系,助力食品行業更深入的監控監管食品安全問題,為公眾提供可信的安全食品。基于“一物一碼”,對種養殖、生產、物流、銷售相關流程信息化、電子化,做到“正向可追蹤,逆向可追溯”。
而人工智能管理的智能工廠則是工業互聯網的終極目標。李波指出,工業互聯網的建設離不開工業的智能,工業智能可以最大化的降低人工參與,實現資源最優配置,實現流程最優化,提升質量和效率,降低成本。
對于工業互聯網標識與“新基建”技術的融合發展,李波表示:“福通互聯對5G、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的技術方向都很看好,而標識技術都可以融入其中。” 目前,福通互聯與北京聯通公司共同組建了5G聯合實驗室,北京工程大學開展產學研合作,并參與了信通院標準所編寫的區塊鏈標準、食品行業工業互聯網標識編碼標準等一系列標準。此外,在二級節點搭建過程中,福通互聯也建設了基于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的大數據平臺和智能分析系統,用于對節點訪問的智能分析。
深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推廣與應用
工業互聯網標識是工業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物品的“身份證”。通過對工業互聯網標識的應用,可以全程唯一的定位各種原材料、生產設備、產品,多方位全面的檢索標識對應的產品的各種信息,實現全產業鏈溯源和安全監控。李波坦言道:“在食品行業中,由于條形碼的普及,食品行業對工業互聯網標識的接受程度也比較高。”
據了解,作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食品工業二級節點企業,福通互聯已在多地、多場景落實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如在順鑫牛肉全產業鏈溯源平臺上采用工業互聯網標識,從肉牛的養殖到屠宰加工,物流配送完整的產業鏈溯源平臺,依托順鑫肉牛生產加工過程,為客戶提供食品安全的監控監管服務。目前該溯源平臺已經搭建完成,主要用于北京市的重大活動的食品保障供應。李波說道:“順鑫集團一直是北京市重大活動的食品供應商,包括兩會、國慶等大型活動,也是未來2022年冬奧會的指定供應商。未來我們希望該溯源平臺能在2022年冬奧會上能夠得到應用,為提升我國食品安全的國際形象提供助力。”
在應用推廣方面,福通互聯在順鑫集團的鑫源、鵬程、牽手、創新食品等企業都進行了工業互聯網標識的應用。此外,福通互聯聯合業內廠商,包括食品生產廠商和信息化廠商,進行食品行業的標識推廣,如在石門市場推動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引導部分廠商、蔬菜水果基地應用工業互聯網標識,同時與各地生產基地溝通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
此外,李波透露道:“推廣食品行業的工業互聯網標識,是福通互聯下一步的重點工作。”一方面,通過與各地的政府、核心企業進行溝通,更大范圍的推廣工業互聯網食品行業標識,爭取覆蓋更多的領域。另一方面,同相關的二級節點進行橫向的合作。如在食品生產工廠中對設備、儀表等標識進行互通,幫助工廠能夠更順利的完成工業互聯網改造。
實現全生命周期管理 推動食品產業轉型升級
作為農業科技企業,李波對于疫情期間的影響感受頗深。他指出,疫情期間,“宅經濟”成為市場熱點。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食品網絡零售額達九百多億元,增長30%以上。其中,肉禽蛋、糧油和蔬菜的增速均在70%以上。
在疫情的影響下,食品消費模式正步入數字化、網絡化的時代,在互聯網的監管下,一切變得很“透明”。“也許未來的某一天,我們購買的每一個食品都能通過網絡查到它的原料信息、質檢報告、物流信息等。如同疫情防控期間,我們通過個人的身份證,能查到他的航班、車次、軌跡等信息。”李波對未來預測道。
同時,人們對食品的需求已經從保障供給轉變為健康、安全、營養,使得食品安全成為中國的食品企業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第一要任。因此,企業要加快數字化轉型,建立產品質量追溯體系,讓產品實現從原料供應、生產加工、到倉儲物流再到終端銷售的全過程監管,食品安全百分百把控。
最后,李波表示,福通互聯將在食品生產全產業鏈展開監控監管服務,包括智慧種養殖、屠宰加工、冷鏈物流、終端銷售等食品流通全環節進行工業互聯網標識的應用和創新,打通了食品安全全產業鏈,實現對每個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與全程溯源,為食品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契機與突破口,賦能食品全產業鏈,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作為工業互聯網數據樞紐,北京國家頂級節點利用標識將設計、制造、物流、使用的多維數據關聯起來,推動海量工業大數據的安全利用,促進基于標識解析的產品追溯、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集成創新應用,打造跨行業、跨平臺、跨管理機構的公共服務平臺。未來,北京國家頂級節點建設工作將繼續有序推進,打造國內外領先水平的工業互聯網展示體驗中心,統籌政產學研用形成合力,進一步推動北方地區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深化標識應用,激發創新應用促進工業智能轉型,形成對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的安全管控能力,為我國工業互聯網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
“探秘工業,智見未來”,讓我們一起,跟隨政產學研用資媒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全方位、多維度的探訪工業互聯網及其標識的發展成果。請關注工業互聯網標識智庫公眾號、工聯網(http://www.yvnee.com/)、中國信通院官方微信公號(中國信通院CAICT)、工聯網微信公號(工聯網iitime)等多個平臺,北京國家頂級節點5位重磅嘉賓的訪談內容將陸續發布,讓我們一起傾聽工業互聯網落地的聲音!
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發展需多方合力,作為國家頂級節點的建設單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愿加強與基礎電信企業、設備商、系統集成商、軟件企業、工業企業等企事業單位的合作,共同推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產業生態的繁榮發展。
北京國家頂級節點聯系人:張旭,郵箱:zhangxu1@caict.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