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聯網消息(IItime) 在11月13日舉辦的2024全球6G發展大會上,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理事長聞庫指出,6G成功與否,重點在終端。
6G正式啟動有兩大標志性事件:一是在2023年6月,國際電信聯盟(ITU)完成6G愿景建議書,標志著6G愿景概念基本明確;二是在2024年4月,3GPP正式批準和啟用6G標志(6G Logo)。目前,6G共識收斂聚焦,進入標準化研究階段。
與2G、3G、4G、5G相比,6G技術備受社會各界關注。聞庫稱,6G的關鍵技術多種多樣,在性能上有大幅提升,業務方面也有諸多關注點,如通感一體、無線人工智能、智能超表面、太赫茲通信、天地一體化體系等。特別是人工智能,在6G技術引入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從無線網絡到核心網再到后臺的應用,6G for AI非常重要,AI將會是6G發展底色,成為創新的關鍵‘增量’”。聞庫介紹稱。6G for AI是6G網絡將成為分布式高效、節能、安全的AI服務供給平臺。6G網絡能夠向用戶終端等第三方設備提供智能及計算服務,并使用網絡側提供的AI及計算資源。AI for 6G則是利用AI技術增強網絡和終端能力,提高智能化水平,豐富AI應用。
6G成功與否,重點在終端。“網絡再好,若沒有終端應用,一切都是空談。”聞庫坦言,目前終端應用拓展不足,較為單調枯燥,很多終端應用多停留在互聯網層面,還未更深入到更專業化的領域里。在終端設計、使用,以及不同領域環境的適配方面需加大力度。尤其是以人為本、以環境為支撐、以應用為特點的終端數量過少。此外,目前物聯網模組也基本停留在初級階段。
6G發展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資金。目前雖然在速率、時延、終端連接數、位置精度等方面取得了進步,但還需要考慮客戶需求,如成本、使用便捷性、運維簡易性、服務廣泛性等。聞庫也提到,從技術研發到實際應用的便捷、普惠之間存在巨大鴻溝,需要研發人員和運營企業共同努力填補,否則6G發展可能會中途受阻。
“做好6G,就要要先做好5G、5G-A,5G-A是連接5G和6G的橋梁。”最后,聞庫講道,我國在5G及5G-A應用中探索實踐,扎實做好5G-A產業化和商用部署,為6G發展做好了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