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2024年,工業互聯網標識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領導下,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眾多企業的實踐探索下,進入深度應用廣泛推廣期。
">
工聯網消息(IItime) 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落實《工業互聯網標識“貫通”行動計劃(2024—2026年)》的開端之年。
回看2024年,工業互聯網標識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領導下,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眾多企業的實踐探索下,進入深度應用廣泛推廣期。
基礎設施建設:穩固基石與規模擴張
自主體系架構全面建成
我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的“5+2”國家頂級節點布局已然成熟,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重慶這5個核心節點與南京、成都2個災備節點穩定運行,共同構建起了強大的中樞架構。與此同時,區塊鏈與工業互聯網新型融合基礎設施“星火·鏈網”建成上線,已經在國內的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重慶、沈陽、濟南、廈門、柳州、成都、蘇州建設運行有11個超級節點,通過廣泛的生態伙伴建設超過61個骨干接入節點。
二級節點數量與覆蓋范圍持續擴大
截至2024年11月25日,全國累計接入國家頂級節點的二級節點達370個。已接入國家頂級節點的二級節點分布于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涵蓋47個行業。這一廣泛的覆蓋范圍,使得標識解析服務能夠深入到各個產業領域,為不同行業的企業提供了精準、高效的標識解析服務,有力地促進了產業間的融合與協同發展。
標識注冊量與解析量爆發式增長
2024年,工業互聯網標識注冊量與解析量呈現出井噴式增長態勢。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1月25日,累計標識注冊量為6171億個,累計接入的企業節點數量454748家,國家頂級節點日解析量1.4億次。累計主動標識載體已部署3218萬,較2023年同期實現了大幅攀升。
產業生態日趨完善
一批從事軟硬件研發、系統集成、二級節點建設服務、安全等領域的企業及科研機構涌現,涵蓋編碼、掃碼等各類機構主體。標識相關國家、行業、團體標準超過110項,工業互聯網標識大會、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創新大賽等品牌會議及上千場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百城千園行”活動,進一步助推我國工業互聯網標識產業生態的壯大。
政策環境:引領與保障并行
2024 年1月,工信部等十二部門聯合印發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貫通”行動計劃(2024—2026 年)》,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的發展繪制了清晰的藍圖。該計劃明確提出了到2026年的具體發展目標,包括服務企業突破50萬家、應用拓展至60個行業、累計注冊量突破6000億個以及日均解析量達3億次以上等一系列量化指標,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的規模化應用和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
與此同時,各地政府紛紛出臺相應政策,積極推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在本地區的落地實施。截至2024年11月13日,全國已有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布地方標識貫通政策,并形成特色舉措,一是依托地方優勢和特色,創新提出標識貫通舉措,如標識+文旅、產業大腦+未來工廠、專項獎補資金等;二是依托部發文,各省結合自身發展情況,明確說明標識貫通的重點企行業、集群和品牌等。
例如,江西省印發了《江西省工業互聯網“標識贛通”行動計劃(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力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覆蓋全省11個設區市,省內標識解析節點服務企業數突破8000 家,累計注冊量突破20億個,日均解析量2000萬次以上。
湖北省舉辦了《“貫通”行動計劃》全國宣貫會,致力于打造與“51020”產業集群相匹配的標識解析體系,形成“一核多點”的發展格局,推動標識解析技術在光通信、汽車制造等重點行業的深度應用。
河北省發布了《河北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立冀貫通”實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達到10個,服務企業突破3000家,標識累計注冊量突破4.5億個,標識累計解析量突破14億次。
2024年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在國家政策的引領下,開啟了全面加速發展的新征程。工信部的“貫通 行動計劃不僅確立了宏觀層面的遠大目標,更為行業樹立了明確的發展標桿與前行方向。各地積極響應,出臺具有地方特色與針對性的政策舉措,彰顯出各地在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中的決心與智慧。當前,已形成了全國上下協同共進、多點開花的良好局面,為我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的全面成熟與廣泛應用奠定堅實基礎。
融合應用:深度與廣度不斷拓展
當前,工業互聯網標識融合創新應用愈發活躍,呈現出一片活躍的景象,深度融入眾多行業領域并催生出一系列創新實踐成果。標識應用正由點及面,由淺入深逐漸滲透于企業研發、采購、生產、倉儲、物流、銷售等各個環節,初步形成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應用體系,提煉9類應用模式,20種典型應用場景。
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已成為我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工程。以中部為例,工業互聯網標識規模應用在荊楚大地和中部省份“全面開花”,助力汽車制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制造等多個萬億產業集群蓄勢騰飛。
在行業應用的創新實踐前沿,全國首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纖維制造行業節點——由宜賓絲麗雅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纖維制造業節點成功上線,標志著標識解析技術在纖維制造領域的深度應用探索取得了實質性突破,有望重塑纖維制造行業的產業鏈協同模式與質量管控范式。重慶市“工業綠效碼”的正式上線則聚焦綠色發展主題,為工業企業的節能減排、綠色生產提供了精準量化的評估工具與數據驅動的決策依據,推動工業領域在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正將分散的企業數據形成一個串珠成鏈、雙鏈協同的強大產業網絡。在四川,亞度家具通過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家具制造業行業)二級節點,構建了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應用結合數字營銷、數字制造、數字供應鏈三平臺,打通經銷商、制造企業、消費者的全鏈接,家具制造業的產業鏈全新生態模式,通過工業互聯網標識鏈路產生的在線交易金額累計超過84億。
雙驅助力:標準完善與生態建設并行
2024年,標準完善與生態建設協同發力,成為推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前行的雙引擎。一方面,大力推動標識解析體系開放開源。中國信通院正式上線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開放開源下載服務中心,面向各級標識節點建設者、應用者提供開源開放資源,使得標識解析的開放開源生態得以蓬勃構建,切實降低了企業運用標識解析技術的門檻,為產業合作與協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另一方面,標準建設穩步推進。2024年4月,由中國信通院牽頭制定的3項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行業標準落地實施,為其推廣應用提供了清晰明確的規范指引。
10月,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協議V2.0核心規范正式發布。URPv2.0將從8個維度升級協議,包括修訂協議版本號、新增標識元數據查詢方法、新增工業互聯網標識“信任錨點”、新增標識互簽名及驗證方法、新增標識遞歸解析認證及驗證方法、新增標識資源服務尋址定位規范、修訂密碼算法等。這一系列的升級和變革,無疑將推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協議走向一個新的高度,更好地服務于工業互聯網產業的蓬勃發展。
不僅如此,產業生態加速完善。2024年11月,工業互聯網檢測評估中心(中部)項目建設啟動。標志著中部地區工業互聯網發展將引導軟硬件產品研發、補全產業鏈結構、提高系統集成效率、提升互聯互通水平等方面朝著規范化、標準化方向加速邁進,為產業整體的均衡發展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然而,標識產業迄今仍是一個處于創始階段的新領域、新產業,需要全行業有長跑的耐心和長期投入的信心。唯有如此,方能在未來充分釋放標識產業的巨大價值,為全球制造業轉型升級貢獻磅礴力量,助力實現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發展,開創工業發展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