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聯網消息(IItime) 7月2日,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第五屆中國數據要素50人論壇在北京舉行。國家數據發展研究院院長胡堅波圍繞“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釋放數據要素價值”主題發表演講。他表示,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是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的風向標,要加強我國公共數據資源開發體系建設,進一步釋放公共數據價值。
2025年,中央層面系統部署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工作,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聯合印發《公共數據資源登記管理暫行辦法》《公共數據資源授權運營實施規范(試行)》《關于建立公共數據資源授權運營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胡堅波認為,這標志著我國公共數據開發利用的“1+3”政策文件體系正式建立,實現了重要的制度突破,其中創新的“授權運營”機制有望成為破解公共數據流動難題的關鍵,我國公共數據授權運營進入規范化發展階段。《關于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明確了共享、開放、授權運營三種公共數據開發利用方式,強調要著力激發供數動力,聚焦破除公共數據流通使用的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推動解決供給側矛盾;著力釋放用數活力,重點豐富數據應用場景,鼓勵各方利用公共數據資源開發更多產品,提供更好的服務,繁榮數據產業發展生態;著力規范授權運營,重點明確授權主體責任義務,將授權運營納入各地區各部門“三重一大”決策范圍。
作為數據要素市場的“風向標”,公共數據具有體量大、質量好、價值高的特征,目前已在農業生產監測、基層數據報送等領域取得應用成效。胡堅波指出,當前公共數據開發利用仍面臨供給不足、開放度有限、安全與成本困境等堵點。針對這些堵點,“授權運營”通過“數據產權結構性分置”的創新設計,在保障公共數據公益性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該機制明確規定,政府通過“三重一大”決策體系將公共數據產品和服務經營權授予運營機構,運營機構不得直接或間接參與已授權公共數據產品和服務的再開發活動,防范其利用數據壟斷形成不正當競爭;鼓勵其他市場主體進行再開發,繁榮產業生態。同時,針對運營機構建立多維監管體系,確保公共數據授權運營規范透明。
據介紹,各地已探索出差異化發展模式。例如,福建省采用“整體授權”方式;北京市實施分領域授權,打造“金融專區”等;浙江省則按產品場景授權,充分調動民營企業創新積極性。
在全球數據治理格局加速演變的背景下,面對國際數據流動的不確定性,迫切需要加強我國公共數據資源開發體系建設,進一步釋放公共數據價值,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撐和保障。胡堅波提出三項建議:一是以“基層報表一表通”工作為突破口,強化政務數據共享;結合AI發展需求,加大推進公共數據開放力度;拓展授權運營的場景應用。二是進一步加強公共數據登記工作,完善全國公共數據登記平臺功能,打造“公共數據一本賬”和有效的供需對接樞紐。三是深化“公共數據跑起來”示范場景,提升全社會供數用數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