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聯網消息(IItime) 6月28日,國家能源集團在京舉行發布會,正式發布全球首個千億級發電行業大模型——“擎源”發電大模型。該模型以“首創多能協同動態優化新引擎,首創發電行業垂直深耕新范式,首創全棧自主可控智能決策新體系”三個創新,構建了覆蓋安全環保、電力交易、產調中樞、設備檢修全鏈條的智能決策體系,實現電力全場景智慧化升級、模型自主優化能力升級和電力系統智能化變革升級,引領我國能源行業向智能化、數字化邁進。
當前,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重塑能源產業格局。國家能源集團主動識變、應變、求變,依托全球最大裝機規模、海量數據資產及全場景應用矩陣,以“AI+”專項行動為牽引,著力構建覆蓋電力生產、交易、調度、運維全鏈條的智能化體系,整體規劃涵蓋火電、水電、新能源發電產業的工程建設、生產運營、設備維護、燃料管理、技術監督等15個業務領域、75個關鍵應用場景,百余個智能體,將人工智能深度融入發電核心業務鏈,成為驅動發電企業運營模式變革、業務流程再造、價值創造躍升的智能核心引擎,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作為央企的行業級大模型,“擎源”實現三大創新突破。首創多能協同動態優化新引擎,創新性融合運行監測、設備狀態、氣象環境等多源異構數據,構建“模型-智能體-應用”全棧產品矩陣,實現跨業務智能體高效動態協作。依托聯邦學習技術保障數據與知識安全共享,形成覆蓋發電全流程的智能優化解決方案。首創發電行業垂直深耕新范式,專為電力系統打造“源-網-荷-儲”全場景AI解決方案,通過全鏈路智能技術實現電力生產垂直整合,關鍵環節AI應用覆蓋率達100%,形成行業深度智能化轉型標桿。首創全棧自主可控智能決策新體系,基于全國產化技術棧,融合強化學習與多模態融合技術構建自適應訓練與決策框架,建立覆蓋發電全生命周期的智能決策驗證閉環,實現從技術到應用的完全自主可控,實現電力全場景智慧化升級。
國家能源集團電力產業部運行分析處經理王安介紹,“擎源”發電行業大模型的發布,是落實國家數字經濟戰略、推動能源行業智能化轉型的標桿性成果,推動了發電行業的全新變革,安全管控從以人防、物防為主的傳統方式,轉變為AI賦能的主動防護體系;運維模式從“事后維修、定期檢修”躍升為“預測性維護、狀態檢修”;交易決策從依賴經驗和局部信息的傳統決策模式,轉變為基于海量數據融合、多模型尋優的智能輔助決策與自動尋優決策并行模式;調度運行從人工判斷、單點優化的調度方式,升級為融合氣象水情、市場供需、設備狀態等多維信息的全局協同智能調度。目前,“擎源”已在安全環保、電力交易、產調中樞、設備檢修四大業務領域成功應用,覆蓋13個場景,部署41個智能體,有效破解發電行業長期存在的安全風險高、交易決策難、多能協同復雜、設備運維被動等痛點,打造起實現安全、高效、綠色、智慧發電的關鍵支撐。
在安全環保領域,它是“智能安全衛士”,為設備全生命周期監督提供技術支持,賦能班組安全管理,保障危廢智能合規化管理,筑牢安全、環保堅不可摧的屏障。
在電力交易領域,它可以擔任“智慧交易參謀”,精準預測氣象變化,敏銳預警水情風險,全面分析市場形勢,為現貨交易決策提供強有力支持,風速等氣象數據的預測準確度大幅提升,新能源功率預測準確率提升2.8%。
在產調中樞領域,它是優秀的“多能調度指揮官”,可優化梯級水庫調度,機組關鍵參數自動尋優,精準管控火電燃料,保障能源供應的穩定與高效。也可優化燃料管理、運行調節、防洪調度,每分鐘可滾動預測15分鐘后的機組關鍵運行指標,準確率92%以上。
在設備檢修領域,它可以勝任“設備健康醫生”,敏銳感知機組狀態,應用專家經驗精準診斷,智能制定檢修策略與派單,主要應用在狀態感知、檢修決策、故障原因分析等環節,驅動檢修模式從傳統的“被動故障處理”向“預防性狀態檢修”轉變。
為促進跨專業、全產業鏈的智能化協同與創新應用開發,國家能源集團基于開放共享模式,結合發電產業多場景、高復雜度、強專業性的特點,通過“場景驅動、分步實施、自主可控、生態共建”的推廣路徑,以“業務需求牽引、場景深度融合、自主可控保障”為核心,分試點驗證、規模推廣、生態共建三個階段推進“擎源”大模型的共享,通過重點開展內部場景驗證與模型優化夯實技術基礎,將逐步向產業鏈合作伙伴開放API接口,構建開放的發電行業大模型生態體系。
“我們將聚焦核心場景解決方案,分層推進應用落地,重點推廣首批發布的13個場景和后續計劃打造的典型核心場景,統一構建標準化數據集、通過實時數據反饋與專家經驗注入,實現模型月級迭代更新等。向產業鏈開放API接口與工具鏈,聯合高校、院所、企業等各類研發單位,攻關多模態融合、科學計算應用、小樣本學習等關鍵技術,重點培養‘AI+能源’復合型人才,實現大模型技術與發電業務深度融合,推動生產效率提升、運營成本優化及低碳轉型加速。”對“擎源”大模型下一步建設,國家能源集團科技信息部數字資源處經理閆計棟如此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