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網消息(IItime)
——訪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兼齊魯石化分公司黨委書記韓峰推進煉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是適應市場環境變化的內在需求。數字化轉型將驅動煉化產業加速發展。對于信息技術創新,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兼齊魯石化分公司黨委書記韓峰感觸頗深。他認為,要推動5G在石油石化行業的應用快速落地,實現生產運行更加平穩、安全、高效。
中能傳媒:您在今年全國兩會議案中關注了5G賦能傳統企業的話題。在數字化浪潮席卷之下,5G應該如何賦能煉化行業轉型升級?
韓峰:在數字化經濟的浪潮下,傳統能源企業迫切需要發揮5G等先進技術的優勢,提效增速、轉型升級。但目前來看,因為受行業本身產業鏈以及地域的影響,5G的垂直應用場景還比較少,尚未形成有效完善的融合模式。
以石油石化行業為例,要推動5G在產業鏈端的頂層設計,讓電信行業為石油石化企業定制開發一些5G場景,通過5G標準和行業規范設立統一端口,暢通5G接入的綠色通道,推動5G在石油石化等危化品行業應用的快速落地。要加大5G基站布局的密度,從而推動5G終端輕型模組在企業的廣泛使用,培養5G在危化品行業的應用生態。
5G可以應用于海量數據分析。石油化工行業生產出現大量的數據,可以運用5G技術對數據進行深度的分析,使生產運行更加平穩、安全、高效。還可以應用于危險化學品行業。該行業安全環保要求越來越嚴,可以通過5G技術進行視頻的捕捉分析,來實現現場作業人員違章情況的自動調取,并自動收集和自動推送,確保現場更安全。
中能傳媒:煉化行業應如何做好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與攻關,推動進口產品、裝備國產化替代?
韓峰:國際壟斷企業在煉化市場深耕多年,建立了緊密的上下游產業鏈協作關系,在消費市場處于絕對壟斷地位,為國內企業調整既有工藝去適應國產新原料設置了重重障礙。
建議加大關鍵核心技術和頂替進口產品產業鏈發展政策支持力度,解決“卡脖子”問題,實現核心技術頂替進口和廣泛應用、高端產品產業化和市場化。
進一步發揮政府主導作用。針對“卡脖子”技術和頂替進口產品投資成本高的問題,國家層面引導市場資源配置,在生產科研開發、裝置審批、建設和產品等方面,給予政策、資金和稅收優惠等多方面支持。通過出臺政策激勵國有企業和政府采購,打破國際壟斷企業在行業上下游的壁壘。通過廣泛的市場化應用,推進上下游產業鏈合作,加快產業化示范應用。
中能傳媒:我國石化行業運行超過20年的老舊裝置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應如何推進老舊裝置轉型升級,實現實體經濟安全優質發展?
韓峰:當前,碳減排等壓力使石化行業面臨著成本、技術、工藝、管理、替代能源競爭等諸多挑戰,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亟須提升,給全行業發展帶來全新要求。
基于以上情況,建議加快實施老舊裝置排查、升級改造,優化石化產業布局,促進實體經濟安全優質發展。積極采用先進適用工藝和智能化技術改造老舊裝置,鼓勵利用先進適用技術實施安全、節能、減排等改造,強化對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和重大危險源的管控。持續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有序引導企業進區入園。
推進煉化項目“降油增化”,延長石油化工產業鏈,推進新建石化化工項目向原料及清潔能源匹配度好、環境容量富裕、節能環保低碳的化工園區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