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_欧美日韩福利视频_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_午夜小视频网站

首頁 >> 產業 >> 產業 >> 正文
工聯網評2023年度工業互聯網產業十大新聞
  • 工聯網
  • 2023年12月29日 19:53

工聯網消息(IItime) 時光飛逝,又到歲末時,回顧2023年,那些推動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的大事值得銘記。臨近2023年收尾之際,工聯網特別推出“2023年度工業互聯網產業十大新聞”,聚焦對行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的事件,展現行業的風向動態。

1、新型工業化揭開新篇章為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

2023年9月22日至23日,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召開,新型工業化揭開新篇章。

工業互聯網是新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是新型工業化的戰略性基礎設施和重要驅動力量。2023年,工業互聯網國家級標準陸續出臺,平臺建設如火如荼,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累計注冊量取得新突破,5G +工業互聯網應用走深向實,持續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新型工業化發展注入新活力。

2、《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圓滿收官,三年行動計劃碩果累累

2023年,《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圓滿收官,工業互聯網政策體系持續健全,產業基礎不斷完善,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進程加快。

目前,已建成5G行業虛擬專網超2萬個;上線二級節點331個,涵蓋45個行業,服務企業超34萬家,累計標識注冊量達4260億個;培育50家“雙跨平臺”,網絡、標識、平臺、數據、安全體系基本建成。數據應用成效顯著。建成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匯聚數據7.68億條,服務企業147萬家。賦能行業千姿百態。“5G+工業互聯網”項目突破8000個,全面覆蓋工業41個大類。建成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近萬家。

3、5G工廠名錄擴容,300家企業引領工業智能化新篇章

2023年11月,工信部印發《2023年5G工廠名錄》,來自國內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00個工廠悉數入圍。這是自工信部2022年印發《5G全連接工廠建設指南》以來首次對外公布“5G工廠”名錄。

本次300個工廠成功入圍“5G工廠”,在國內千千萬萬工廠中起到了“帶頭示范”效應,50.3%的民營企業覆蓋率在300家企業類型中獨占鰲頭,3倍于中央企業,6倍于外資企業,也為國內民營企業利用5G技術實現升級注入了信心。47.3%的中小企業規模占比,幾乎與大企業規模占比旗鼓相當,進一步說明了5G已經被各類規模企業積極采用。

4、國家數據局正式掛牌成立,數據基礎制度建設不斷完善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決定組建國家數據局。國家數據局負責協調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等,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

2023年10月,國家數據局正式掛牌成立。劉烈宏任國家數據局局長,沈竹林任國家數據局副局長。12月,國家數據局發布《“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征求意見稿)》就數據要素×的12個領域做出原則性部署,數據要素×智能制造作為重要任務之一,對創新研發、協同制造、區域聯動、使能技術等方面數據要素應用做出規劃,國家數據要素開發利用加強,加速推進工業數據發展進入新階段。

5、“5G+工業互聯網”項目突破8000個,全面覆蓋工業41個大類

2023年11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2023中國“5G+工業互聯網”發展洞察》報告。報告顯示,我國“5G+工業互聯網”進入規模化發展新階段。

目前,我國“5G+工業互聯網”項目已經達到8000個,覆蓋了工業的全部41個大類。至此,自2019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實施“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以來,用時四年終于完成對工業全部41個大類的全覆蓋,這將進一步加速我國新型工業化進程,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6、5G網絡建設成功顯著,賦能工業互聯網高速發展

2023年,我國5G網絡建設持續加速,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5G網絡,5G行業虛擬專網超2萬個。截至11月末,5G基站總數達328.2萬個,占移動基站總數的28.5%,5G移動電話用戶達7.71億戶。

2023年,我國5G應用已融入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67個,應用案例超9.4萬個,應用項目覆蓋我國32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5G關鍵技術取得整體性突破,已構筑形成涵蓋系統、芯片、終端、儀表等環節較為完整的5G產業鏈,產業基礎實力持續增強。

隨著5G技術的不斷成熟和5G標準的持續演進,5G-A已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其中,以RedCap為代表的5G R17典型技術,通過化繁就簡、輕裝上陣的方式,有效地降低了網絡帶寬需求,節省了終端和網絡成本,為5G的大規模普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7、雙跨平臺持續擴軍,50家平臺企業打造工業互聯網生態新格局

2023年8月,工信部公示2023年新增“雙跨平臺”清單,新增包括中國聯通格物Unilink工業互聯網平臺、金蝶星域工業互聯網平臺、火石工業互聯網平臺等23個“雙跨平臺”,總數已達50家。

當前,我國“雙跨平臺”發展規模呈現健康有序、高質量的增長態勢,平臺平均連接工業設備超218萬臺,平均承載工業機理模型超2.45萬個,覆蓋九大領域。“雙跨平臺”承載工業APP數量已超過43萬個。全國已有30多個省份圍繞建平臺和用平臺部署重點任務,已基本形成部省聯動、梯次發展、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并取得了積極成效。

8、標識解析量累計超4200億,地方標識貫通工作陸續啟動

截至2023年12月6日,國家頂級節點日解析量1.8億次,接入二級節點達331個,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涵蓋45個行業,服務企業超34萬家,累計標識注冊量達4260億個。標識解析系統已全面融入到工業企業研發、采購、生產、存儲、物流、銷售等環節,助力工業企業提升效率、提高產品質量。

隨著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各行各業對標識應用的需求不斷增加。2023年4月,工信部表示將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制定推動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出臺實施標識“貫通”三年行動計劃。隨后,浙江、華南四省(自治區)、長三角地區等陸續啟動標識貫通工作,共同推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共創標識應用生態。

9、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逐漸完善,規模應用普及加速推進

2023年,我國持續推進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建設,以標準化加速工業互聯網的規模化普及,以標準引領企業技術進步、管理變革、模式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能力。

2023年,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標準體系三批標準陸續發布,為構建一體化的數據體系奠定基礎;2023年5月,《工業互聯網平臺選型要求》、《工業互聯網平臺 微服務參考框架》和《工業互聯網平臺 開放應用編程接口功能要求》3項工業互聯網平臺領域國家標準發布,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高質量發展。此外,由我國牽頭提出的網絡安全國際標準ISO/IEC 24392:2023《網絡安全 工業互聯網平臺安全參考模型》發布,助力工業互聯網安全產業健康發展。

10、工業互聯網安全政策頻頻出臺,企業持續發力,護航工業數字化轉型

隨著工業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工業互聯網環境面臨的安全威脅與挑戰也日益嚴重。2023年,政府積極應對并出臺了多項政策,加強對工業互聯網安全的監管和支持,為企業提供全面的保障。這些政策不僅要求企業建立健全的網絡安全管理制度,還鼓勵企業加強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建設。同時,政府還組織開展網絡安全保險服務試點工作,以促進企業提升網絡安全風險應對能力,完善網絡安全風險管理體系。

同時,企業也積極應對并通過技術創新、合作參與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安全防護能力。工業互聯網安全產業也在蓬勃發展,為整個行業的安全保駕護航,促進工業互聯網的健康發展,為數字化轉型提供堅實的安全基石。

編 輯:劉艷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