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_欧美日韩福利视频_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_午夜小视频网站

首頁 >> 產業 >> 產業 >> 正文
智能制造實探
  • 和訊網
  • 2024年12月31日 14:20

工聯網消息(IItime)

賽力斯:關鍵工序

100%自動化

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長、關聯度高、帶動性強,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賽道。

汽車是支撐重慶市較快增長的核心產業之一。2024年1—10月,重慶市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9%。從數量上來看,全市汽車產量195.88萬輛,同比增長6.1%,其中新能源汽車69.10萬輛,增長1.1倍。

作為當下明星企業,賽力斯新能源汽車今年1月至11月累計銷量38.96萬輛,同比增長255.26%。其中,問界M9上市12個月累計大定超20萬輛,連續8個月蟬聯50萬元級及以上豪華車型銷冠。

位于重慶市兩江新區龍興新城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的賽力斯超級工廠,建筑面積超100萬平方米,是“汽車產業大腦”生態下的世界級超級工廠。賽力斯超級工廠全面打造核心自主數字底座,應用智能技術實現生產環節設備、數據的互聯互通,關鍵工序100%自動化,實現100%質量監測追溯。

這里是問界M9誕生的地方,這座賽力斯超級工廠融合了國際領先標準與前沿智能制造理念,超過1600臺智能終端協同運作,每一個機械臂的動作都經過精準設計與計算,每一次自動化裝配都體現著高效與精確。從沖壓車間到焊裝涂裝再到總裝,車間幾乎每一步生產流程都實現了無人化或高度自動化操作,可實現“柔性化、透明化、自動化、互聯化、智能化”造車。

值得一提的是,萬噸級超級智能壓鑄單元是賽力斯超級工廠的一大亮點,有效實現高效生產、輕量化、高安全性,可將87個零件集成為1個部件,減重28%,將222個零件集成化為10個,焊接點減少1440個,有效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目前,賽力斯共擁有三座智慧工廠,機器人數量超過5000臺,高居行業第一。其中,賽力斯超級工廠科技感十足,生產線機械臂來回高速運轉,3000多臺機器人智能協同造車。

美利信:5G+應用

創新智能工廠

在重慶汽車產業鏈中,美利信是一家深耕鋁合金壓鑄行業20多年的大型企業,產業結構主要聚焦5G通信基站結構件和“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兩大支柱產業。

美利信抓住了汽車行業轉型機遇,產品涉及新能源汽車的電驅動系統、電控系統、電池系統和車身系統鋁合金精密壓鑄件等。今年上半年,美利信汽車類零部件業務發展進一步提速,該業務營收達到10.24億元,同比增長36.89%。

美利信董事長余亞軍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公司很早就在智能制造上進行了布局,從2019年開始就引入了5G網絡、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新工廠建設5G+MEC專網基礎上,實現了涵蓋3C1P、CRM、SRM、ERP、MES以及底層裝備等軟硬件系統之間的綜合集成應用。

美利信已形成了5G+生產過程數據采集、5G+AGV智能運輸、5G+智能倉儲應用、5G+機器視覺質檢、大數據輔助決策、能碳管理等多應用示范場景,實現了工廠內人、機、料、法、環等生產要素基于5G網絡的全面連接,形成一個支持生產計劃、制造執行、物流運輸、品質管控、設備維修、能耗管理等業務環節集成協同運行的精密鑄造創新智能工廠,有效提升企業綜合競爭能力。在余亞軍看來,通過一系列的智能制造技改,首先穩定了產品質量,其次減少了用工成本、提升了生產效率,第三能夠更好實現產品和材料的可追溯性,第四完成智能信息化管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效益、改善質量。走進美利信模具車間,被排布整齊的高精端模具制造裝備及超大型一體化壓鑄模具所震撼。美利信董秘王雙松對記者表示,公司的模具中心對標的是全球最頂級的規格。在美利信模具車間,生產出了眾多新能源汽車一體化結構件壓鑄模具,開發了國內最大的8800T超大型鎂合金結構件壓鑄模具,并且成功開發了全球首臺16000噸雙壓射整體下車身一體化壓鑄模具,實現了壓鑄行業新的里程碑。

目前,美利信與全球新能源頭部車企,國內一眾造車新勢力等均有深度合作。2023年以來,美利信先后進入賽力斯、江淮、小米汽車、欣旺達、斯堪尼亞等企業的供應體系,客戶還包括國內外知名一級零部件供應商采埃孚、伊頓、舍弗勒、愛信等。

再升科技:擁有行業首條

全自動生產線

“再升科技始終圍繞‘干凈空氣’的使命,專注節能潔凈領域,為專業無塵空間、移動無塵空間、固定無塵空間等提供高標準、高水平、系統化的產品,為高品質生活和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痹偕萍几笨偨浝項罱鹈鲗ψC券時報記者表示。

再升科技從傳統的工業過濾領域逐步向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家電、建筑等多個領域延伸,是全球唯一能夠同時制造高性能玻纖濾料、低阻熔噴濾料、高效PTFE膜三大主要空氣過濾材料的專業公司。

楊金明透露,再升科技自主開發的飛機棉已經成功裝配C919,獲得了中國商飛頒發的實驗資格證書,實現了飛機隔音隔熱材料國產替代,填補了國內空白。

目前,再升科技已是擁有全球最大的微纖維玻璃棉生產基地的企業之一,截至2024上半年,公司微纖維玻璃棉生產線年產能達12萬噸。

“為了進一步推進智能制造與數字化轉型,在之前創建的兩個數字化車間、5G+工業互聯等智能化基礎上,我們還要建設元宇宙工廠,打造行業領先的智能工廠。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對生產設備進行智能化改造,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楊金明說。

基于未來數字化轉型需求,再升科技已組建數字化裝備部,力求將機器視覺、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制造業務和工廠管理需求相融合。

再升智能制造工廠中,通過整合自動化技術、信息技術、AI技術等,實現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的生產制造模式升級。

據悉,再升智能制造工廠生產線,實現了國內該行業多項“0”的突破。其中,機器人自動打膠、在線自動檢測、AGV自動運輸、自動分切、自動稱重、自動包裝等,為細分行業首創技術的整體化應用。

在生產線車間,再升科技工作人員表示,該車間現在機器一個標準節拍大概65秒就能夠下線一臺新產品,以前都是需要在2—3分鐘。我們核心優勢是在于可以做到100%的全檢,保質保量。目前,自動化覆蓋率已從此前的20%提升到90%;人員從27人降至13人;一次成品通過率從以前的80%已提到了92%。

川儀股份:“對標趕超”

推進國產化替代

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業是儀器儀表產業的重要分支,是保障國民經濟重點行業運行,構建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制造的基礎技術手段和支撐。

擁有近60年歷史的川儀股份,現已成為我國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業的領先企業。

“川儀股份經歷了跌宕起伏的發展歷程,正是一直堅持‘聚焦主業、持續創新’,才成就了今天的行業地位!贝▋x股份董事長田善斌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2014年上市后,川儀股份率先布局了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新建了45條智能生產線、7個重慶市數字化車間、3個重慶市創新示范智能工廠,主力產品產能提升近3倍,工藝水平和產品質量得到有效保障。

來到車間,川儀股份技術人員對記者表示,公司采用全自動智能制造生產模式代替人工手工作業模式,現在一個工人可以操作一條甚至是多條生產線。設備啟動之后,從上料、組裝、焊接、轉運、零件缺陷判斷、加工質量檢測等工序都可以實現全自動智能管控,產品制造的一致性得到很好的保障,制造質量等得到了極大提升。

此外,川儀股份還利用AI(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等技術,有序推動公司設計、生產、管理等全領域數字化轉型升級,提升工業自動化儀表的穩定性、可靠性、特殊場景的適應性,助推降本增效。

田善斌表示,在技術層面,川儀股份大力推進“對標趕超”戰略,深入貫徹“四個面向”重要指示精神,堅持鍛造川儀所長、服務國家所需。首先,面向行業前沿技術,打造了智能壓力變送器、智能流量儀表、智能執行機構、智能閥門定位器等一批世界級產品;其次,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突破“卡脖子”難題,集中力量攻克核電儀控產品關鍵技術;第三,面向經濟主戰場,完成超微差壓變送器等30余項新產品研發,在石油化工、冶金等領域實現國產化替代;第四,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領域,加強新產品新市場拓展,推出激光分析儀、粉塵儀、VOCs分析儀、脫硫脫硝處理裝置等。

2024年,川儀股份在內外部需求減弱和下游資本開支增速放緩背景下,業績保持韌性。2020年至今,公司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實現年均15%和29%的增速。

編 輯:胡錦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