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網消息(IItime) 綠色發展,數智賦能。12月29日,2022天翼數字科技生態大會期間,綠色發展生態合作論壇在云端開幕,就雙碳行動計劃發布和解讀、行業綠色發展路徑研究與探索、綠色產品和標桿案例等展開探討。在此次論壇上,中國電信向外界展示了一系列自身節能及對外賦能標桿案例,“零碳青海”打造的全國首個100%可再生能源可溯源綠色大數據中心成為其中的典型。
政策牽引,“零碳青海”蹚出綠色發展新路徑
隨著國家“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作為數字經濟發展底座的大數據中心迎來發展黃金期,且其布局逐步向清潔能源豐富的西部省份轉移。青海,以土地資源豐富、氣候冷涼、戰略縱深良好等明顯區別東部省份及西部其他省份的先天優勢,為大規模建設大數據中心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土壤。
2022年7月,中國電信發布“中國電信▪零碳青海”行動路線,明確了“2024年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2040年供應鏈凈零排放”的目標,致力于將青海打造成全集團綠色低碳發展先行示范省。
基于國家政策和集團要求,青海電信打造實踐標桿,在海東河湟新區建成了全國首個100%清潔能源可溯源綠色大數據中心——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同時在園區內部建成了行業內首個源網荷儲一體化分布式光伏綠電智慧供應系統,成為根據省情特點、推動“數字經濟與清潔能源深度融合發展”蹚出的新路子、實現綠色發展的新模式。
創新落地,三大特征打造示范樣板
該中心占地100畝,總建筑面積7.2萬平方米,規劃總機架約1萬架,在完全遵守國家新型大數據中心建設標準的技術上,突出綠色、低碳、可溯源三個關鍵特征。
其一,采用間接蒸發冷、液冷等先進冷卻技術,結合青海冷涼氣候,可實現全年314天不開啟空調,數據中心PUE值達到1.2以下。
其二,實現100%可溯源綠電供應,且通過大數據平臺實時展現100%全綠電可溯源供應數據。
其三,數據中心內自建分布式光伏+電化學儲能的綠電供應系統,打造大數據算力中心領域全國首個源網荷儲一體化綠電智慧供應系統示范樣板,重新定義了綠色能源顯性化消費新模式。
先行示范,持續釋放引領“溢出效應”
據相關機構統計,目前我國大數據中心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比約2%,預計2030年將達到7%。未來,大數據中心將演進為以人工智能為特征的超級算力中心,其耗電量將是當下以CPU為主的數據中心的5-10倍。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的成功應用,將充分發揮全國首個100%清潔能源可溯源綠色大數據中心的引領和帶動效應,助力全國數字經濟發展及“雙碳”目標實現。
“做實‘中國電信▪零碳青海’品牌,推動企業全面綠色轉型”中國電信青海公司總經理蘇小明此前表示,作為智慧機房、綠色智能低碳網絡的“實驗田”,青海要探索有益經驗,做好先行示范,樹立“零碳”標桿樣板,力爭2024年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2040年實現供應鏈凈零排放,為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貢獻行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