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網消息(IItime) 為了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進入電信領域,工信部于2013年啟動了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工作;2018年,工信部發布《關于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正式商用的通告》,開啟了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新階段;2023年新年伊始,工信部批復開展移動物聯網業務轉售試點,標志著移動通信轉售產業即將踏上新征程。
十年櫛風沐雨,春華秋實,我國移動通信轉售產業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在電信體制改革、數字惠民利民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我國移動通信轉售產業從醞釀到起步再到壯大的過程中,一批親歷者、推動者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近日,通信世界全媒體記者采訪了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理事長聞庫。作為資深通信專家、行業領導者,聞庫在工信部科技司、信息通信發展司任職期間,一直致力于觀察和推動移動通信轉售產業發展。在接受采訪時,他表示,如果把移動通信市場比喻成一片灘地,那么基礎電信運營企業扮演著“大石頭”的角色,而移動通信轉售企業則扮演著“小石頭”和“沙子”的角色;移動通信轉售企業的存在是對移動通信市場的完善和補充,不僅過去是、現在是,而且未來一直都將是。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理事長聞庫
起勢:順應全球電信改革大潮
雖然我國于2013年才啟動了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的工作,但是對于這一重大舉措的思考和醞釀由來已久。
本世紀初,以引入競爭、打破壟斷為主旨的全球電信體制改革風起云涌,其中,發展移動通信轉售企業成為歐美等國家的普遍做法,并且在很多國家都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效。相對而言,在國內移動通信領域,很長一段時間內只有兩家移動通信運營商——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直到2008年才獲得牌照,至此我國才有真正意義上的全電信業務“三足鼎立”,揭開了移動通信大發展的序幕。
上世紀90年代,移動通信業務剛剛起步時,我國移動語音業務的資費標準是0.50元/分鐘,而且還是雙向收費,相對于當時的物價處于較高水平。
早在工信部尚未成立之時,信息產業部電信管理局就開始研究相關課題。隨著移動通信業務的快速發展,國內運營商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與國際上其他國家的電信市場一樣,國內運營商開始推出各種套餐,促進了移動通信資費的持續下降;同時,國外移動通信轉售企業經過大浪淘沙步入正軌,昔日耀眼光環逐漸褪去。國外發展移動轉售業務的一大原因是大型運營商營業廳覆蓋地域不足、成本高,移動轉售企業成本較低;而我國運營商發展了大量合作營業廳、代理商等,市場上似乎對移動轉售的需求沒有那么強烈,上述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國內虛擬運營相關政策的出臺。
高峰是否已經過去?引入競爭還是保持不變?這些問題縈繞在移動通信轉售“探路人”的心頭。據聞庫回憶,當時在經過一番市場調研之后,工信部發現雖然面臨預期利潤下降、競爭壓力大等因素影響,但我國移動轉售業務仍然有很大的市場需求,最終部領導決定盡早開放移動轉售業務。相關主管司局對如何開展移動通信轉售業務進行了大量的市場調研和研究工作,通過調研發現,開展移動通信轉售業務顯然對于補充和完善我國移動通信市場具有深刻意義。
探路:移動通信的完善和補充
盡管在我國啟動移動通信轉售試點之前,全球已有多年發展經驗,但是由于市場格局不同、發展環境不同,國內移動轉售產業需要“摸著石頭過河”。
我國在開展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的初始階段,面臨巨大的壓力。特別是當時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競爭激烈,移動通信轉售企業的引入勢必會加劇市場競爭。作為監管機構,工信部對于移動轉售企業存在“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憂慮。
破解問題的關鍵在于給移動通信轉售企業合適的定位。經過反復研究,工信部確定:移動通信轉售企業是對移動通信市場的完善和補充。“就像一片灘地,只有‘大石頭’是不行的,在‘大石頭’之間撒上‘小石頭’和‘沙子’,灘地才會變得完美。”聞庫表示,“移動通信轉售企業就是‘小石頭’和‘沙子’,能夠對市場進行更加深入的覆蓋,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
例如,各大電信運營商均開設了為數眾多的線下營業廳、合作營業廳,促進了營銷成本的下降。但是基礎電信運營商開設的線下門店僅限于賺取代理費,不能靈活打包電信產品進行深度經營,而只是基于基礎電信運營商提供的產品直接進行銷售。與此同時,線下門店在經營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一些代理商為了賺取代理費進行虛假銷售,出現了“養卡器”,損害了基礎電信運營商的利益,不利于電信市場的健康發展。
從某種意義上講,移動通信轉售企業與營業廳代理商還是有所不同的。一般而言,經驗豐富的移動通信轉售企業通過打包產品進行銷售,這對于移動通信市場的開拓非常有價值。
因此,轉售業務作為一種市場補充,可以對移動通信業務靈活地進行配置,進而服務于用戶的小眾、特殊需求。聞庫形象地比喻為: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和虛擬運營商就如同大船和小船的關系,大船拉得多、跑得快,但在特定場景下,需要靈活多變的小船提供支持。
此外,作為合作雙方,基礎運營企業和移動通信轉售企業難免會遇到價格博弈的難題。但在不斷的磨合中,雙方建立了市場平衡。最終,從整體上看移動轉售業務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效,比如中國聯通發展了大量用戶,擁有了較多的合作企業。
經過十年持續探索,我國移動通信轉售行業收獲了累累碩果。截至2022年9月底,移動通信轉售企業在網用戶達到7855萬戶;移動通信轉售企業豐富了服務類型,為用戶提供了更多選擇,激發了市場活力,繁榮了電信市場。
未來:物聯網轉售大有可為
走過十年,移動通信轉售企業在市場上活躍著、拼搏著。伴隨著我國移動通信發展步入新階段,移動通信轉售行業也將邁上新臺階。
2022年8月末,隨著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數超過移動電話用戶數,我國步入了“物超人”時代,這意味著我國移動通信邁上新臺階——第一階段是語音短信階段,第二階段是移動互聯網階段,第三階段是移動物聯網階段。
在數字經濟浪潮涌動、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的當下,移動物聯網大規模發展正當其時。移動物聯網是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支撐,數據采集不能單純依靠有線網絡,更多需要借助無線方式,而NB-IoT、Cat.1、RedCap、4G、5G等的組合應用將構成移動物聯網的新天地。作為數字經濟主力軍,基礎電信企業正在思考如何為數字化轉型釋放更多力量,以及移動物聯網在數字化轉型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聞庫強調,移動通信轉售企業一直是電信市場的完善和補充,因此轉售企業與基礎運營商機遇相似,需要緊扣時代脈搏,迎接數字經濟大勢,深耕移動物聯網轉售市場。
展望未來,聞庫認為,伴隨著資費的不斷下降,生理上限和工作時間上限成為人們繼續使用移動通信業務的“天花板”。而移動物聯網的使用沒有限制,其發展剛剛開始,預計幾年內物聯網終端數將快速增長,是手機數量的幾倍甚至是十幾倍。未來,移動物聯網將成為“新大陸”,移動通信轉售企業大有可為!
2023年初,工信部批復首個移動物聯網業務轉售試點,標志著物聯網轉售的開啟。百舸爭流,奮楫者先。聞庫建議移動轉售企業要早謀劃,早布局,在“新大陸”上搶占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