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聯網消息(IItime) 當下,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正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而共享機場,作為低空經濟發展中的關鍵基礎設施與創新模式,正悄然改變著業界生態的發展。
近年來,我國共享機場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在多個地區落地生根并茁壯成長。并且從地域分布來看,共享機場已在我國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廣泛布局,并逐漸向中西部地區延伸。
在粵港澳大灣區,“共享機場”模式不斷創新迭代,成為區域協同發展的典范。“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讓東莞的貨物能夠直通香港機場運往全球,極大地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運輸效率。據統計,在兩年時間里,該中心共運輸2.4萬噸貨物,貨值達240億元,遍及48個國家。同時,珠海機場與香港國際機場聯合打造的“經珠港飛”客運項目,讓旅客在珠海就能提前辦理香港機場的值機托運,并搭乘直達專線直通香港機場,實現高效通關。該項目充分發揮了珠海機場連接超80個內地航點,香港國際機場直達全球近200個航點的航線網絡優勢,實現了互利共贏。
在長三角地區,共享機場的建設與規劃也在穩步推進。上海積極謀劃與南通的“共享機場”合作,以便充分利用南通的土地資源和空域資源,為上海航空版圖增添新支點,進一步促進長江三角洲北翼地區的經濟發展。
而在合肥,蜀山區聯合安徽斯帕斯科技有限公司開展無人機共享機場試點工作,初期計劃建設13個無人機共享機場,未來還計劃建設100個點位。這些無人機共享機場如同“空中大腦”,將具備低空大模型、AI智能調控、航線自動規劃等先進功能,可控制6000架無人機,能實現物流配送、城市巡檢、應急響應等多種功能,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共享機場的大量使用,在提升資源利用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方面,表現出了極大的優勢,通過整合空域、跑道、停機坪、航站樓等資源,實現了資源的最大化利用。以廣州新機場為例,其選址在佛山市高明區,突破了傳統行政區劃限制。廣州市區土地稀缺,而佛山高明土地資源相對充裕。這種跨城市的機場合作模式,使得土地、空域等資源得到更為合理的配置。對于企業而言,共享機場模式大大降低了運營成本。在“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企業無需再前往香港機場提貨,而是直接在東莞家門口辦理所有手續,不僅減少了運輸環節,還降低了時間和物流成本。
此外,共享機場的應用,還極大的推動了無人機技術、智能調度技術、低空通信技術等的創新發展。以合肥的無人機共享機場為例,其搭載的低空大模型和AI智能調控技術,能夠實現航線自動規劃、避障、自動充電及閉環作業,解決了當前無人機飛行缺乏統一調度和管網支撐的痛點,推動了整個產業的技術升級。
共享機場不僅是通用航空的載體,更是助力低空經濟發展的系統性解決方案。展望未來,隨著我國對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共享機場必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助力我國在全球低空經濟競爭中搶占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