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網消息(IItime) 近日,在“2024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工業互聯網標識創新發展分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主任工程師劉巍就“標識+行業貫通創新應用模式”進行解讀,圍繞《工信部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貫通”行動計劃》的任務要求,深度剖析重點行業領域的標識應用需求,提出了基于標識解析體系的行業貫通解決方案和實施路線。
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作為新一代數字化基礎設施,能夠打通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包括設計、采購、生產、倉儲物流、銷售、售后等全過程,形成制造過程完整生命周期數據鏈,支撐制造企業實現數字化升級。同時能夠貫通資源和數據壁壘,實現產業鏈內外協同,不僅包括生產協同、計劃和執行協同、供應協同、物流和庫存協同,而且實現了供應鏈上下游的戰略協同、需求協同和經營協同。所以,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是全面支撐行業一體化應用和管理,以及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數據貫通、應用貫通的基礎保障。
積極落實《工信部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貫通”行動計劃》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等十二部門印發《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貫通”行動計劃(2024—2026年)》,它是第一份針對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出臺的政策文件,第一份工業互聯網規模發展新階段專項行動,也是第一份多部門聯合推動工業互聯網落地應用的政策。
《行動計劃》按照“331”的思路,共部署7項重點任務。第一個“3”側重行業:一是貫通產業鏈供應鏈;二是全面賦能消費品“三品”戰略;三是促進數字醫療整合。第二個“3”側重領域:完善綠色低碳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城市數字化水平 “1”側重領域:推動產業集群升級,深化標識在重點產業發展載體的應用推廣,提升產業集群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圍繞“331”行業領域,積極推進規模化應用
在消費品領域,逐步形成了消費品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體系,建立面向不同地區及領域的行業“貫通”載體;發布“貫通”產品,打通行業應用核心環節;通過載體和平臺作為應用落地的抓手,促進消費品在細分領域的標識規模化應用。實現全國食鹽企業100%全面接入,標識量突破10億。推動全國肉類保供及追溯管理應用。建立標識+消費品質量認證應用模式,目前應用年份酒、原產地等產品認證與標識融合應用的企業數量超過1000家。產品追溯賦碼量超過100億。
在數字醫療領域,重點推進醫用產品相關信息平臺的數據匯聚和可信認證工作。以海南三醫聯動為基礎,構建海南省節點平臺,為醫療機構、零售藥店提供基于追溯碼的應用服務。通過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的解析與交換功能,實現藥品全程追溯。建立追溯碼、UDI與工業互聯網標識的映射關系,實現海南省“三醫聯動”工作要求,基于醫藥二級節點,貫通醫藥生產企業、醫藥零售機構、醫療機構三方標識數據信息,接入企業8000余家。
在安全管理領域,構建面向安全管理的標識解析應用服務能力,推動企業接入標識解析體系;設計安全管理領域工業互聯網一體機,形成支撐能力,推動重點區域規模應用。基于標識解析加強企業安全生產信息互聯共享,推動提升企業關鍵設施設備的安全風險監測預警能力。實現設備安全管理、危化品管理、應急保障等5個應用場景。在安徽、河北、山西、江蘇、廣西、江蘇、新疆、湖北、廣東深圳等區域重點推廣部署。
在城市數字化領域,調研城市數字化領域中城市生命線保障工程涉及行業、城市碼數字化轉型難點、痛點,掌握標識貫通規模化發展核心需求。設計工業互聯網標識用于城市數字化領域不同行業、場景的體系架構、技術細節和對接流程,探索固廢治理、95013碼號、燃氣、供熱等具體行業業務模式,推動標識在重點行業、場景的規模應用。
行業貫通推動標識解析規模化發展
接下來,中國信通院將繼續強力推進標識行業貫通工作,持續落實貫通行動計劃,進一步凝聚產業共識、強化政策引導,推動標識解析體系由“建”到“用”,拓展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廣度和深度,促進標識解析體系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廣泛應用,加強與行業主管機構的匯報溝通,聯合產業合作伙伴,不斷提升標識解析應用服務能力,擴大應用規模,帶動行業整體的數字化轉型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