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網消息(IItime) 近日,中國移動人工智能可信監管治理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聯合北京郵電大學研究團隊取得重要突破,三篇關于數據可信安全流通的論文分別被國際高水平期刊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物聯網領域頂尖期刊)、ACM Transactions on the Web(網絡技術與系統領域國際頂尖期刊)、SENSORS(傳感器科學與技術領域國際期刊)錄用。三項研究成果針對跨主體數據流通的信任瓶頸、敏感信息泄露等問題,創新性提出基于區塊鏈架構與加密方案的數字可信解決方案,為數據要素的安全共享與高效流通提供重要支撐。
隨著數據要素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流通過程中面臨的信任缺失、隱私泄露、權限管控等難題逐漸顯現。針對這些痛點,實驗室團隊提出一系列系統性解決方案。在數據共享方面,實驗室團隊提出基于區塊鏈和代理重加密的數據共享方案,有效解決跨主體分布式場景下中心化依賴和數據隱私保護問題;在隱私保護方面,針對檢索過程中數據標簽可能泄露敏感信息的問題,實驗室團隊提出基于區塊鏈的可搜索加密方案;在細粒度訪問控制方面,針對跨主體分布式場景中權限難以精細管理的問題,實驗室團隊提出了基于屬性加密與博弈論定價的訪問控制方案。
目前,三項研究成果已通過中國移動人工智能可信監管治理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開展應用,在數據高效檢索與流通等多個場景下,系統的可靠性和性能穩定性得到充分驗證。
據悉,中國移動人工智能可信監管治理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是中國移動積極貫徹國家戰略部署、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新質生產力、強化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的重要成果。在2024年北京市獲批的132家重點實驗室中,該實驗室是9家“企業主導型”實驗室之一,更是人工智能領域唯一由電信運營商獨立牽頭建設的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實驗室聚焦構建“算力—數據—模型—結果—應用”全生命周期的可信治理體系,重點破解可信算力共享、可信數據空間、可信模型推理、可信結果驗證、可信智能協同等關鍵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