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聯網消息(IItime) 過去十年,我國移動轉售從蹣跚起步到步履矯健,轉售業務收入穩步增長,企業盈利水平持續向好,合規經營成績可圈可點。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展望未來,物聯網轉售試點業務的正式開啟為移動轉售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信心,移動物聯網轉售將開辟“新大陸”。
回首來時路,砥礪再出發。在《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公布十年之際,通信世界全媒體推出“移動轉售走過十年特別策劃”,誠邀業界專家和同仁共同梳理過去,把脈機遇,展望未來,以推動移動轉售產業行穩致遠,迎接潮起海天闊的豁然局面。
移動通信轉售產業十年成就與未來展望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陶承怡
從2013年5月17日《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公布至今,我國移動通信轉售行業已經走過近十年歷程。從前5年的試點到后5年的正式商用,移動通信轉售行業在成長之路上風雨兼程,其間的得與失、苦與樂不僅屬于親身參與的40余家民營企業,也值得通信產業鏈上下游總結和思索。
六大發展成就回顧
樹立了我國基礎電信市場成功開放的里程碑
鼓勵和引導非公有資本進入基礎電信業務領域,是落實國家非公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政策,加大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市場化改革力度的重大舉措,在我國電信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我國基礎電信市場過去主要由3家國有企業運營,向非公有資本正式開放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給基礎電信市場注入新鮮“血液”,促進了移動通信市場資本主體和經營主體的多元化,帶動了電信運營機制體制創新,對電信業改革和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成長為全球最大的移動虛擬運營用戶市場
自2018年起,我國移動通信轉售用戶規模已超越美國,位居世界第一,快速增長的中國移動通信轉售市場引發全球矚目。截至2022年底,我國移動通信轉售用戶總數達到8600萬戶,保持全球領先地位,轉售用戶數占全國移動用戶總數的比重達到4.7%,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移動通信市場競爭格局。
培養了一批民營移動通信“小巨人”企業
十年前,42家民營企業初次涉足移動通信市場。十年后,年收入過億元的移動通信轉售企業數量達到14家,全行業連續3年實現整體盈利,平均營業利潤率超過10%,盈利企業超過30家。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底誕生了首家在“新三板”掛牌上市的移動通信轉售企業——華翔聯信。
發揮“鯰魚”效應,激發移動通信市場業務創新
十年來,轉售企業作為移動通信市場的新興力量,充分發揮了民間資本的靈活機制優勢和“鯰魚”效應,起到了開發新業務模式和新細分市場的排頭兵、探路者的角色。自2015年起被三大基礎電信企業全面推廣的“流量不清零”模式,正是由移動通信轉售企業首先帶入國內市場的;移動通信轉售企業對國際出行市場的關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基礎電信企業國際漫游資費的下調。
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和差異化服務
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的開展,為消費者帶來3個方面的利好:一是移動通信服務有了更多的競爭者,消費者有了更多服務商可供選擇,這促進了移動通信資費下降,惠及民生;二是轉售企業將移動通信業務與其傳統業務相結合,為細分市場用戶提供了從國際漫游、固移融合、娛樂服務、可穿戴設備到企業辦公等多元化的業務選擇;三是作為細分市場的配合者,移動通信轉售企業與基礎電信企業以及產業鏈其他環節合作共贏,是其發展的主要模式,通過推進資源整合的跨界融合創新,促進了我國移動通信產業鏈的合作,提升了移動通信用戶服務水平。
對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起到一定助推作用
引入民間資本發展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有利于刺激經濟發展和促進就業,釋放“改革紅利”。在經濟貢獻方面,十年間移動通信轉售行業累計創收235億元,直接創造增加值136億元;在就業貢獻方面,移動通信轉售行業直接增加就業崗位約1500個,間接帶動新增就業崗位1萬個。
聚焦兩大發展問題
業務模式單一,違規風險潛藏
在現有的39家移動通信轉售企業中,除9家渠道型企業之外,其他30家雖然擁有互聯網、軟件和信息服務、終端制造、非ICT行業等多種主業背景,但業務模式趨同,局限于渠道代理放號這一傳統模式,缺乏創新,同時也埋下“黑渠道”帶來的非實名制、詐騙電話、垃圾信息等違法違規隱患。
增長空間見頂,創新動力不足
在與基礎電信企業高度同質化的傳統渠道經營模式下,移動通信轉售企業深陷早已飽和的個人用戶市場存量競爭中,業績增長往往產生于基礎電信企業激烈競爭的間隙,缺乏足夠的自主可持續增長動力支撐。移動通信轉售企業的業務創新主要集中于“資費計劃創新、流量服務”等方面,此類創新很容易被模仿和復制,企業要想真正依靠差異化發展路徑建立核心競爭力,仍需進一步探索跨界融合的深度創新模式。
立足“物超人”時代,展望新征程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數字經濟時代,移動智能終端快速普及,技術創新、應用創新、融合創新空前活躍,不斷催生出發展新空間。2022年,我國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物超人”的國家。“物超人”時代的開啟,意味著電信行業邁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新舊動能轉換,發展動力從“人口紅利”轉向“物聯紅利”。移動物聯網成為移動通信業務新的增長點,為電信行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與路徑,移動物聯網的價值將不斷凸顯,開始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引擎之一,為產業數字化和數字化治理提供更強的連接能力和更大的連接規模,打開更大的數據價值空間。
2020年,工信部印發《支持和規范移動通信轉售企業開展移動物聯網業務轉售試點辦法》,為移動通信轉售企業抓住物聯網發展機遇、發揮民營企業的靈活機制優勢和主業資源優勢、拓展新增長空間提供了政策保障。2023年伊始,優友互聯成為首家移動物聯網業務轉售試點企業,吹響了移動通信轉售行業開辟物聯網服務新模式的號角。
在現有39家移動通信轉售企業中,已有10余家在物聯網應用方面進行了一定的創新探索,涉及可穿戴設備、車聯網、共享單車、智能制造、智慧醫療等諸多垂直領域,部分企業更是擁有模組、終端、平臺、行業解決方案等物聯網產業鏈諸多環節的服務提供能力,具備發展移動物聯網業務轉售的必要資源。
日月開新元,天地又一春。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展望未來,面向數字經濟的廣闊發展“藍海”,移動通信轉售行業應把握機遇、砥礪奮進,正視自身的網絡和信息安全責任,與基礎電信企業加強協作,不斷推進和完善物聯網卡安全管控能力建設,加快融入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大潮,培育行業發展新動能,提升在信息通信產業鏈和數字經濟、數字中國藍圖中的參與度和貢獻值,推動全行業行穩致遠,開啟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全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