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網消息(IItime) 2023年12月28日,由通信世界全媒體舉辦,以“數字技術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為主題的2024 ICT行業趨勢年會在北京舉辦。會上,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魯春叢表示,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開展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的建設,已構建標準、算力、數據、安全、應用等五大技術體系。
建設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助力新型工業化發展
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的目標是建設技術領先、標準統一,高效暢通,安全可靠的算力基礎設施,構建工業數據獲取、共享和使用機制,匯聚多元異構數據的資源,發揮數據的基礎資源作用和創新引領作用,打造典型應用賦能工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魯春叢介紹道,為此,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制定了三步戰略。第一階段——2019年到2021年是夯基礎階段,主要是構建標準、算力、數據、安全、應用五大技術體系。第二階段是拓應用,近兩年來,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上線裝備制造業數字供應鏈、雙碳管理、數據確權等六類典型應用。第三個階段是育生態,2024年到2025年,中國工業互聯網將在全國普及關鍵核心技術產品,壯大典型應用平臺的生態,確立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在制造業、數字化、綠色化發展的影響力。
標準體系建設方面,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構建了全生命周期的標準規范。算力體系方面,通過構建多元共治平臺,兼容多種異構資源池,具備統一的調度管理能力。數據體系方面,統籌包括國家中心、通用分中心的應用數據等多種數據來源,目前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已經實現了9億條的結構化數據。
以用戶為核心打造三大主要應用平臺賦能工業數據發展
目前,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推進新型工業化已見成效,構建了三大主要應用平臺,分別是全國裝備制造業數字供應鏈平臺、工業數字化碳管理的公共服務平臺和全國首家工業數據資產登記確權平臺。
“我們打造的裝備制造業數字供應鏈平臺是鏈接工業、整機企業和零部件供應商的樞紐。它的核心要素就是三個方面,設計工程師、制造企業和數字供給,它實際上也是另外一種廣義上人機物的泛在互聯。”魯春叢介紹道。
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牽頭建設的裝備制造業數字供應鏈平臺,具備參數選型,產品檢索,供應鏈管理,產品模型庫等功能,涵蓋了工業母機、醫療裝備、儀器儀表、工業機器人、汽車、傳播和海洋裝備等重點領域。未來將繼續完善國家級平臺建設,建成全球最大的數字工品資源庫,形成完善的產業生態和商業模式。
第二大應用是工業數字化管理公共服務平臺。魯春叢表示,工業數字化管理公共服務平臺作為國家級平臺,致力于建立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跡管理體系,完善碳足跡運算的規則、標準、規范,建立國家工業碳基礎數據庫,發揮碳足跡管理對工業綠色低碳轉型的促進作用。目前已經建成了1個國家主平臺,10個行業平臺和9個區域平臺,服務企業數達9200家。
第三大應用是工業數據資產登記確權平臺,探索推進數據要素流通交易等相關工作。數據資產登記是開展數據要素確權、入表、流動交易等的前提條件。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與銀行共同連接數據資產模式已經上線了國家節點,在蘇州上線了全國首個城市節點和全國首個工業數據交易專區,成立工業數據要素創新發展中心。
從“樣板間”走向“商品”,是工業互聯網產業數字化轉型的主攻方向。下一步,工業互聯網將繼續推動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推進數實深度融合發展,引領現代產業體系創新,培育未來產業生態,為中國的新型工業化進程提供堅實支撐和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