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網消息(IItime) 為落實中央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決策部署,完善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建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推進實體經濟轉型,與產業界各方攜手推動工業互聯網及其平臺體系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創新,培植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中國工信出版傳媒集團旗下工聯網聯合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共同推出“工業互聯網平臺系列訪談”。
第六期訪談嘉賓
華潤數科潤聯智能事業部總經理 唐小林
工業互聯網發展駛入新藍海和快車道
工業互聯網是當前國家重要的發展戰略之一,是推動實體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和方法論。
在數字化背景下,各行各業都希望抓住數字化轉型的契機,實現高質量發展。作為新一輪工業變革的核心載體,工業互聯網更是被予以厚望。唐小林講道,工業互聯網區別于消費互聯網,消費互聯網解決的是需求側問題,而工業互聯網更多的關注點在供給側,帶來的是生產力、生產效率的提升和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
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成效顯著,形成了多層次系統化的平臺體系。工信部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我國具有行業、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150家,連接工業設備超過7800萬臺(套),服務工業企業超過160萬家,我國已成為全球平臺發展最活躍的國家。那么具體而言,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現狀如何呢?
對此,唐小林認為,整體來看,過去5年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初級階段。“十四五”以來,工業互聯網發展駛入新藍海和快車道。
從國家政治層面來看,相關政府部門針對工業互聯網持續出臺藍圖和規劃。例如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中,提出由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研發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普及率指標被列入數字經濟發展主要指標,目標為到2025年達到45%。
工信部發布的《“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明確指出,要在“十四五”期間實行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廣工程。同時組織開展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監測分析服務,推進重點工業設備上云,同時要不斷的完善構建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建設。
與此同時,各級政府也把工業互聯網作為重要抓手。多地政府深度參與工業互聯網生態建設,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建設。
從工業互聯網相關技術來看,大數據、5G、區塊鏈等技術發展成熟度越來越高,支撐工業互聯網持續發展。
同時,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迎合了數字化轉型的浪潮,各行各業對工業互聯網的接受度、參與度較高,紛紛借助工業互聯網技術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并取得不錯成果。
此外,工業互聯網生態企業發展風生水起,例如國家級雙跨平臺企業,作為工業互聯網平臺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平臺領域技術突破、應用賦能的標桿,有力帶動平臺創新發展。
潤聯Resolink工業互聯網平臺推進企業降本增效、節能降耗
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采集海量的工業數據,結合工業機理和模型,開發出覆蓋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創新性應用,從而可以提升生產資源的配置效率,推動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
那么對于工業企業而言,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在生產運營等方面能夠帶來哪些實質性的改變呢?
據悉,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服務是華潤數科的主營業務之一。目前,華潤數科工業互聯網業務跨12個行業、9大重點領域,并在華潤集團旗下產業及外部行業多個領域落地實踐,取得顯著成效。如在水泥、化工、食品飲料等產業領域的數字化改造中,基于潤聯Resolink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打造智能工廠,構建數字園區,建設智慧物流,有力推進企業降本、提質、增效、綠色發展 。
“以華潤水泥為例,過去投入大量工作人員負責設備的巡檢及生產維護,由于水泥生產基地環境較差,造成普通員工流失率高。然而,借助工業互聯網技術,通過在關鍵設備安裝傳感器,對振動、溫度和壓力進行監測,借助算法模型,就可以實現遠程診斷設備運行狀態,實時預測設備潛在故障狀況,從而降低設備的故障率,減少運維人員,從而降低設備備件成本。”唐小林說。
近年來我國積極部署工業互聯網,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驅動形勢下,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迎來了哪些機遇和挑戰呢?
唐小林分析道,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提出,我國力爭2030 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在此背景下,工業互聯網成為承接國家戰略,助力雙碳目標落地的重要手段。
當前,我國工業場景、工業門類多,各個區域有不同特色的產業,都希望建立產業鏈供應鏈,希望通過雙鏈的驅動來帶動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
“在雙鏈和雙碳發展過程中,工業互聯網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其最核心的價值將通過數據轉化為生產要素來實現,通過工業互聯技術,實現業務線上化,數據可視化,運營可量化和決策可優化,讓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價值得到最大化實現,也是未來企業可持續發展和保持長久競爭力的關鍵。”唐小林講道。
工業互聯網發展需要回歸工業本質
作為工業互聯網產業推進的關鍵一環,平臺生態的繁榮程度決定著整個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速度。實踐證明,全球工業互聯網平臺市場持續保持活躍創新發展態勢,工業互聯網平臺對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驅動能力正逐漸顯現。
談及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建議時,唐小林表示,從行業本身來看,千行百業差異很大,傳統的流量思維已經不適用了,必須要回歸行業本質,對行業保持敬畏之心,源于產業終于產業,尊重行業本身規律發展工業互聯網。
“在此基礎上,我們希望能夠推動一行一策、一區一策、甚至一企一策,通過這種方式,在實現數據與資源融合協同的基礎上,又能保持相應的差異化和獨立性。 ”唐小林說。
工業互聯網與數字化轉型是一脈相承的,前期需要大量投入,需要保持耐心才可能長期見效,這就造成短時間內投入產出的不平衡。這也是對企業決策者對數字化轉型及工業互聯網戰略定力和耐心的考驗。回歸工業企業本身,創新發展模式,早日構建平臺占據發展賽道也很重要。一定要用工業的思維來看待,貼近工業的最底層,從底層延展到頂層,從內部延展到外部,借助平臺實現數字要素的連接,助力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隨著國家“十四五”數字經濟戰略的深入落地,工業互聯網作為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應用熱潮方興未艾。工業互聯網將會繼續發揮其優勢,快速實現其價值,助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產業轉型升級需求深度融合,助推產業數字化創新、數字產業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