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網消息(IItime) 很多朋友對中華白海豚的認識,可能源于“轉發這頭粉色海豚,你將獲得接下來整整一年的好運氣”。
中華白海豚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譽為“水上大熊貓”。我國目前已知的中華白海豚種群均處于衰退狀態,部分種群已岌岌可危。因此,其棲息地保護至關重要。
近日,記者跟隨“移起向新,智海圖強”主題探訪活動走進福建,來到了“廈門珍稀海洋物種保護救護可視化綜合示范基地”,見證5G-A技術守護中華白海豚,助力千行百業數智化轉型升級,為海洋經濟與生態保護方面注入強勁動能。
賦能智慧島 5G-A助力海洋生物保護
在數字智能浪潮以及國家關于做大做強海洋經濟的政策推動下,福建正以科技為筆,繪就智慧城市、智慧海洋新圖景。
據了解,中國移動福建公司聯合廈門理工學院、眾數(廈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廈門氣象服務中心等單位,打造了“廈門珍稀海洋物種保護救護可視化綜合示范基地”項目。項目首創了5G-A通感一體+海域AI的多模態數據融合技術,通過結合5G-A基站、雷達、視覺終端、AIS等多源融合數據,開發標準化接口并構建數據共享機制,構建全方位、多層次覆蓋的海洋保護區感知網絡,實現了保護區電子圍欄設置、航道監管、區域船舶速度感知、航跡預判和違規監控、自動預警等,助力中華白海豚等珍稀生物及海洋生態環境保護。
今年7月,中國移動在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人工智能向善全球峰會上憑借《智能共生:AI+5G-A重塑人與動物活動重疊地帶可持續發展守護法則》案例成功入選“創新求效—最佳AI應用案例集”,成為全球首個斬獲該獎項的自智網絡創新成果。作為全球首個5G-A通感一體海洋保護項目,首創AI大模型驅動的監管體系,也成為全球海洋生物保護的“中國樣本”。
與此同時,中國移動福建公司攜手華為,通過5G-A網絡建設,對廈門高崎國際機場、集美大橋及五緣灣近海的海、陸、空三大出行場景進行網絡體驗升級,助力海島文旅、海洋經濟建設。
5G-A用戶進入五緣灣白海豚保護區域,用戶手機終端左側將展示白海豚在遨游,提升用戶感知。5G-A網絡覆蓋集美大橋,市民日常島內外出行時在集美大橋上也能獲得極速網絡體驗。5G-A網絡覆蓋五緣灣近海區域,為近海文旅提供高速率、高穩定性的網絡體驗。游客在海上可以暢享直播、暢玩游戲,隨時分享五緣灣美景。同時,5G-A通感一體能力助力五緣灣區域交通監管能力升級,打造廈門5G-A智慧島出行標桿。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中國移動福建公司持續創新,運用數智技術,助力打造更加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海洋生態環境。在此之前,中國移動福建公司在省內已經發展近百萬個5G-A用戶,在廈門建成全省首個5G-A示范之城,實現廈門近500個5G-A站點規模連片覆蓋,服務廈門超15萬5G-A用戶。
數智賦能藍海 5G-A點亮黃金海岸線
廈門黃金海岸線作為城市核心區域,完美融合了高校教育、文旅休閑、交通樞紐三大核心場景,依托5G-A網絡建設,3CC網絡覆蓋整條黃金海岸線區域,既能滿足文旅用戶高清直播、實時在線觀看視頻、低時延游戲體驗等需求,又能為高校師生提供無擁塞的學習辦公網絡,實現在線教學資源、XR教學等超高清內容實時獲取。此外,在輪渡碼頭等高容量場景下,網絡體驗也能得到持續穩定的保障。
在美麗的廈門環島路黃厝沙灘,作為5G-A用戶,記者的手機終端左上角會顯示“中國移動海峽守望”,這代表5G-A用戶在該區域將得到尊享網絡保障,彰顯5G-A用戶的身份。這樣的體驗升級源自5G-A通感一體能力在廈門的應用。廈門環島路同時擁有陸地、海域和低空覆蓋的復雜組網情況,利用4.9GHz頻段一網多用的方式,通過部署5G-A通感一體站點,中國移動在廈門打造了“陸海空”三位一體的5G-A示范網絡。該網絡也是全球首次采用5G-A通感一體基站連續組網,實現了對城市低空120米以下多無人駕駛飛行器的探測與及時預警,為低空應用提供強大的網絡支持。
走進廈門中山路這條始建于1925年的百年老街,記者發現,這里不僅承載著“半部廈門史”的城市記憶,更在5G-A技術的賦能下煥發出歷史與科技共生的全新魅力。目前,中山路已全面覆蓋中國移動5G-A網絡,5G-A用戶走進中山路,手機終端左上角就會顯示“中國移動元宇宙VIP”尊貴身份標識。在5G-A極致體驗網絡下,也能輕松實現4K超清直播畫面的實時回傳。游客只需一部支持5G-A的手機,就可以更流暢地加載虛實交融的互動內容,南洋騎樓在虛擬世界中“復活”,歷史場景與現代商業在此交織,打造出沉浸式的“元宇宙”生活畫卷。
從白海豚的精準守護到黃金海岸線的數智賦能,廈門5G-A示范之城的建設,不僅是技術創新的生動實踐,更是對國家做大做強海洋經濟戰略的積極回應與扎實落地。以5G-A為核心的數智化探索,正全方位激活海洋經濟的潛力,從文旅融合的升級到產業轉型的加速,從生態保護的精細化到海域治理的智能化,構建起海洋可持續發展的全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