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聯網消息(IItime) 為深入貫徹國家“人工智能+”戰略,全面落實自治區各項決策部署,日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自治區財政廳聯合印發《廣西支持“人工智能+制造”若干政策措施》,進一步壯大我區人工智能產業,推動人工智能深度賦能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根據《政策措施》,我區將加大力度支持智能產品產業化以及人工智能軟件開發。支持智能運載工具、智能移動終端等智能產品以及智能芯片、智能傳感器等核心元器件和零部件,開展產業化和生產線建設項目,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不超過總投入的25%、最高500萬元的資金補助,對具有引領作用項目,可給予最高1000萬元補助;重點支持工業領域計算機視覺、智能語音處理、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人工智能軟件開發,支持工業大模型驅動的智能平臺、行業模型、行業智能體等開發,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不超過總投入的25%、最高500萬元的資金補助;打造一批標志性人工智能產品,對具備規模化應用和產業化發展潛力的產品、獲得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
為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支持企業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施智能化改造,重點聚焦冶金、有色金屬、石化化工、糖業等特色優勢產業,打造一批具有推廣價值和引領作用的標桿應用場景,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按照不超過項目總投入的25%,給予每個企業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補助。
在優化人工智能產業生態方面,支持企業、院校、科研機構等建設高質量工業數據集,鼓勵通過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等開放數據集,根據數據類型、規模、質量及開放共享等情況給予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獎勵;鼓勵企業創建人工智能領域國家級和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對獲認定的國家級創新平臺給予一次性獎勵;支持各市加快培育人工智能特色產業集聚區,打造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和國家、自治區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對符合條件的集聚區和集群給予資金支持。
此外,強化要素保障,加大人工智能產業人才引育和培養,建立“人工智能+制造”服務商庫,匯聚優質服務資源,推進人工智能技術在制造業場景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