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聯網消息(IItime) 2024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加快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以來,我國工業互聯網已經從基礎設施建設邁入到各行業規模化應用的新階段,成為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新的發展階段下,為更深入了解工業互聯網發展成效,分析工業互聯網對實體經濟增長的引擎作用,進一步推動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牽頭,聯合香港科技大學大學、新華指數研究院,依托廣泛的行業調研與相關領域專家的系統性指導,編寫了《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發展報告(2024年)》。相較前幾年研究,本報告新增了對全國100個主要城市工業互聯網發展指數及成效的分析。本報告系統梳理了工業互聯網最新發展態勢和成效,詳細分析了我國各省區市、全國100個主要城市、三大產業依托工業互聯網所取得的經濟發展成果,并提出了推動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的措施建議,以期為政府治理、行業發展、企業決策提供參考。
據報告,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發展呈現出以下主要態勢:
圖1 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增加值規模情況
圖2 工業互聯網滲透產業增加值規模情況
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保持較快發展,2024年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增加值規模達到1.53萬億元。據測算,預計2024年我國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增加值規模為1.53萬億元,較2023年增長10.65%;滲透產業增加值規模為3.48萬億元,較2023年增長4.70%;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總計達5.01萬億元,較2023年增長6.45%,占GDP比重為3.81%,對經濟的帶動作用穩中有升。
各省區市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2024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超千億元的省區市達到17個,其中,廣東、江蘇、浙江、山東規模優勢顯著,預計2024年4個省份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分別達到6440.15億元、5824.90億元、3766.30億元、3440.08億元。此外,北京、湖北、四川、上海、福建、河南、安徽、湖南、河北、陜西、遼寧、重慶、江西等13個省市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均超過了千億元。
全國100個主要城市工業互聯網發展成效突出。在全國333個地級行政區中,100個主要城市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占全國的73.9%。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重慶、蘇州、成都、南京、武漢等10個城市屬于第一發展梯隊,10個城市的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占全國的27.7%,頭部城市規模優勢明顯。在產業發展成效方面,從工信部公布的2023年度相關名單來看,100個工業互聯網主要城市擁有全國94%的雙跨平臺,92.3%的大數據產業發展示范項目,93.1%的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安全典型案例,78.3%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76.3%的5G工廠,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及應用水平較高。
工業互聯網產業賦能效用持續顯現,帶動三大產業持續轉型升級。預計2024年,工業互聯網帶動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增加值規模分別為0.065萬億元、2.39萬億元、2.55萬億元,名義增速分別為3.01%、5.20%、7.73%。其中,工業互聯網帶動制造業增加值規模最大,2024年預計達到1.98萬億元,帶動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規模次之,2024年預計達到1.28萬億元。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基于產業經濟測算模型,推出了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測算平臺,可為全國各區域提供工業互聯網相關經濟測算服務,歡迎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