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_欧美日韩福利视频_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_午夜小视频网站

首頁 >> >> 標識 >> 正文
“星火標識×”貫通應用案例01|標識助力陶瓷行業溯源與產業鏈協同管理
  • 工聯網
  • 2025年9月5日 14:38

工聯網消息(IItime) 數字浪潮奔涌,工業互聯筑基!

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果,為新型工業化構筑起堅實的數字底座。在《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貫通”行動計劃(2024-2026年)》引領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正加速實現政策、企業、產業鏈、數據的全面貫通,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邁出關鍵一躍。

為深挖標識應用標桿,構建貫通產品服務生態,加速標識在大行業、大領域的規模化落地,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啟動工業互聯網標識貫通應用案例及創新產品征集工作!活動以“發現好應用,打造新標桿”為宗旨,一經啟動,即獲得全國百余家標識生態伙伴的熱烈響應。

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一期,感受標識為消費品工業數字化轉型帶來的切實變革:

所屬行業/場景:消費品工業

申報單位:江蘇中天互聯科技有限公司、景德鎮瓷聯網科技有限公司

案例背景:

當前陶瓷行業正處于規模擴張與質量效益失衡的關鍵期,市場總量持續增長與技術創新成果涌現的背后,深層矛盾日益凸顯。

景德鎮陶瓷產業存在產能過剩、利潤率低、集中度不高的問題,為破解問題賦能陶瓷產業發展,建立“景德鎮制”區域品牌保護體系,對提升景德鎮區域品牌的話語權和競爭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推動國家試驗區建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但是,假冒偽劣產品已形成完整產業鏈,景德鎮每年查獲的仿冒品達10萬件以上,嚴重侵蝕地理標志品牌價值。同時,供應鏈各環節則存在嚴重的信息壁壘,原料供應商、生產企業與經銷商的數據系統各自獨立,訂單響應滯后、庫存積壓與原料短缺并存,造成產業協同效率很低。

具體舉措:

在此背景下,中天互聯科技依托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為底座,構建“溯源管理+產業鏈協同”雙軌并行的陶瓷行業數字化應用體系,覆蓋陶瓷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與供應鏈全流程協同。依托景德鎮工業互聯網標識陶瓷二級節點,實現對陶瓷產品、供應鏈要素的唯一標識與數據互通。

1、在溯源管理場景中,技術與業務的結合體現在全流程的數字化管控。景德鎮陶瓷產業長期面臨“產地模糊、真偽難辨”的行業痛點,政策層面雖強調“景德鎮制”區域品牌保護,但缺乏可落地的技術手段。項目通過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技術,將“原產地保護”的政策要求轉化為標準化的技術流程:企業需在二級節點注冊并賦碼,激光打標、防揭貼標等物理載體確保標識不可篡改,而二級節點的數據庫則記錄產品從原料采購到銷售終端的全鏈條信息。這種“賦碼-注冊-驗證”機制,讓消費者只需掃碼即可完成真偽核驗,使“景德鎮瓷”的身份認定從依賴專家經驗的“模糊判斷”轉變為基于數據的“實證結論”。例如,某企業所生產的陶瓷產品,通過標識關聯其原料(瓷土、釉料)、燒制工藝、質檢報告及景德鎮陶瓷行業商、協會聯合頒發的專屬商標印記(景德鎮制陶瓷經營門店、景德鎮制標識使用授權書)等信息,消費者掃碼后可直觀看到這些細節,既強化了品牌信任,又凸顯了產品的文化附加值。

2、在產業鏈協同場景中,技術打破了陶瓷企業“小、散、亂”導致的信息壁壘。傳統陶瓷行業供應鏈中,供應商、生產商、經銷商的編碼體系各自獨立,一張采購訂單可能需要人工重復錄入到生產、庫存等多個系統,不僅效率低下,還易出現數據誤差。項目通過統一的標識編碼規范,對供應商、物料、訂單等全要素賦予唯一“數字身份證”,使跨企業的數據流轉無需人工轉換。例如,耘和瓷文化接到一筆10英寸湯盤的銷售訂單后,系統通過解析訂單標識,自動關聯庫存數據:若庫存不足,便觸發生產計劃,同時基于物料標識查詢原料庫存,生成采購需求并推送給供應商——這一過程中,標識成為數據流通的“通用語言”,讓“產業鏈協同”從抽象概念落地為“數據互通-流程聯動-效率提升”的具體成果。這種技術與業務的融合,不僅解決了信息孤島問題,更重塑了陶瓷行業的協作模式,使中小陶瓷企業能以更低成本接入數字化生態。

案例成效:

1、陶瓷產品溯源管理場景

使用標識前:

“景德鎮制”區域品牌長期受假冒產品沖擊,大量非本地生產的高端日用瓷、藝術瓷通過仿冒包裝、工藝等方式流入市場,消費者僅憑外觀難以辨別真偽,導致品牌信任度持續下滑,相關企業的高端產品銷量年均增長率不足5%。同時,傳統銷售模式中,消費者購買后與企業缺乏持續連接,二次復購依賴線下渠道,隱性消費群體(如通過親友推薦了解產品的潛在客戶)轉化率不足8%。

使用標識后:

通過“一物一碼”賦碼及二級節點溯源系統,實現了產品身份的唯一認證與全流程追蹤,具體成效如下:

①品牌保護成效顯著:消費者可通過掃碼驗證產品的原產地、生產企業、工藝細節等信息,未賦碼或信息不符的產品被直接排除在“景德鎮制”體系外。實施后,市場上假冒“景德鎮瓷”的流通量較之前減少70%,品牌相關的維權糾紛下降60%,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度提升50%,高端藝術瓷的年銷量增長率提升至18%。

②銷售引流與用戶連接強化:標識關聯產品詳情、工藝故事及官方購買渠道,推動線下客戶向線上流量轉化。消費者掃碼后,二次復購率從12%提升至35%,隱性消費群體通過溯源信息了解并購買產品的比例從8%增至32%,有效打破了傳統銷售渠道的流量局限。

2、產業鏈協同管理場景:

使用標識前:

陶瓷企業供應鏈各環節存在嚴重的“信息孤島”:采購計劃依賴人工統計,與庫存數據不同步,導致原料積壓或短缺現象頻發;生產計劃與銷售訂單脫節,部分產品因趕工出現質量波動;倉儲管理依賴紙質記錄,出入庫信息更新滯后,庫存盤點誤差率超過15%;與ERP、WMS等系統缺乏數據互通,訂單追溯需人工跨環節核對,經銷商及消費者對產品追溯的滿意度僅為55%,整體銷售量年均增長不足10%。

使用標識后:

通過標識解析技術打通供應鏈全鏈條數據壁壘,實現了采購、生產、倉儲、銷售的協同聯動,具體成效如下:

①追溯能力與品牌形象提升:標識關聯原料采購、生產工序、物流運輸等全生命周期數據,消費者及經銷商可實時查詢產品追溯信息,解決了信息斷層問題。實施后,客戶對產品追溯的滿意度從55%提升至73%,企業品牌的規范化管理形象顯著增強,合作經銷商數量增加20%。

②降本增效與銷售增長:標識與企業信息化系統對接后,數據實時共享,采購計劃響應速度提升40%,生產計劃調整準確率提高35%,庫存盤點誤差率降至5%以下;銷售環節的訂單跟蹤效率提升50%,物流配送周期縮短15%。綜合帶動下,陶瓷制品銷售量較之前增長16%,企業運營成本降低18%,實現了“提質”與“增效”的雙重突破。

總結:

景德鎮作為“瓷都”,其陶瓷產業正借助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技術實現轉型升級。針對行業長期存在的仿冒品沖擊正品市場、產業鏈數據割裂、中小作坊協同效率低下等痛點,依托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技術,構建陶瓷行業溯源管理與產業鏈協同體系。通過對景德鎮陶瓷產品賦予唯一標識,實現原產地品牌保護、全流程溯源;同時打通供應鏈各環節數據壁壘,實現采購、生產、倉儲、銷售協同。該舉措有效解決了陶瓷行業假冒偽劣、信息孤島、協同低效等問題,提升了品牌公信力與產業整體效率,為陶瓷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經驗。

編 輯:胡錦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