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_欧美日韩福利视频_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_午夜小视频网站

首頁 >> 網絡 >> 頭條文章 >> 正文
中國電信副總經理夏冰:云網融合賦能工業數字化轉型
  • 人民郵電報
  • 2022年11月21日 09:22

工聯網消息(IItime) 11月20日,在2022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中國電信副總經理夏冰發表演講,介紹了中國電信通過云網融合賦能工業數字化轉型的探索和實踐。

夏冰說,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加快建設制造強國”“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等要求,為信息產業助力支撐制造業應用指明了方向。工業互聯網作為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最佳實踐,近年來在工信部的指導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5G+工業互聯網大會已經連續舉辦三年,三年中,全國5G+工業互聯網的代表性項目已經超過4000個,在電子設備制造、鋼鐵、電力等重點行業形成了批量的典型實踐。

夏冰從四個方面介紹了中國電信助力5G+工業互聯網變革的探索和實踐。

一是支撐高質量發展,推動基礎設施從通用性到針對性的躍升。

傳統的云網設施提供基礎的存儲和連接服務,云網融合則推動了傳統基礎設施深度嵌入核心生產流程。中國電信的云網融合并不是簡單的云和網的疊加,而是針對性保障信息化服務和能力。面對工業互聯網的應用需求,中國電信一方面形成了“陸海空天”一體化的泛在連接能力,很好地解決了工業互聯網多終端、多協議等極度復雜性連接問題;另一方面,通過提供多形態、高性能的泛在算力,提供了對工業互聯網全要素、全場景數據的高效處理能力。同時,中國電信通過“云網邊端”的高效協同和智能編排,探索構建了面向工業的確定性網絡,滿足了“非此不可”和“不失毫厘”的時延和抖動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電信的云網融合是面向工業互聯網多要素疊加的綜合性能力的直接體現。在剛剛結束的“綻放杯”比賽中,中國電信的云網融合也助力中信海直“5G+衛星”智慧通航方案獲得了一等獎。

二是拉通上下游生態,推動平臺建設從單點式到廣連接的躍升。

工業互聯網平臺承載了企業的重要應用,為滿足安全性要求,很多工業企業往往進行私有化部署,這種部署模式從一定程度上封閉了上下游的生態。如何打破這種壁壘,構建更加開放的生態,形成一種推動工業互聯網的合力?中國電信探索構建了“1+3+3”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通過一個入口、三個核心能力引擎和三類服務模式,讓工業企業可以定制化選擇服務和能力,重點解決了上下游企業需求協同和生態開放的拉通等問題。在這樣的平臺化體系的賦能下,中國電信有效地拉通了上下游生態,建成了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共連接41家工業互聯網平臺、703萬家企業,為全國工業一盤棋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三是升級供給側能力,推動解決方案從廣連接到重價值的躍升。

中國電信不斷迭代完善5G的全棧供給側能力,靈活組裝構建了一站式工業解決方案庫,通過融云、融安全、融數、融智,促進數據價值的釋放,激發制造潛能。中國電信打造了十大行業的上百個全連接工廠標桿,特別是助力美的荊州工業園區創建“5G全連接工廠”,助力東勝熱電率先將5G技術融入火電的生產監控流程,將異常事件消除及時率提升40%。這些案例都標志著5G對工業領域應用的助力從過去的注重基礎連接演進到了提質增效的新階段。

四是消除工業領域鴻溝,推動服務群體從盯大戶到重普惠的躍升。

工業互聯網在賦能不同規模企業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不平衡現象:少數重點大型工業企業的需求被重點關注、重點解決;但是,我國規模以上的工業中小企業數量超過40萬戶,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這一類企業很多面臨著成本高不愿意轉、成果難以評估不敢轉、缺乏專業能力不會轉的一系列難題。中國電信一方面開展技術創新,采用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助力中小企業內網的快速改造。例如幫助佛山某鈑金工廠使用該方案節約了網絡設備、施工等成本74%以上。另一方面推動模式創新,通過共享渠道和生態,與蘇州市政府共建“蘇鏈通”服務模式,在疫情期間實現供需對接1.27萬次,助力蘇州12400多家規上企業的正常生產運作。

夏冰表示,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電信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已經從傳統的負責“連接”的運營商,轉變為深度參與工業互聯網全體系、全流程、全環節、全要素的綜合智能信息服務能力提供商。未來希望能夠在工信部的指導下,在社會各方的支持下,與廣大合作伙伴共同深耕5G+工業互聯網,助力經濟社會的數字化轉型。

夏冰還提出三點倡議:

一是深化要素全連接,促數據融通。連接產生數據,數據創造價值,企業內、企業間、行業間的數據共享對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電信倡議行業各參與主體一定程度上開展充分數據共享,通過行業的云應用,打通企業內的數據“孤島”,通過共享推進企業數據流通,通過可信連接促進跨行業數據交換,進而實現工業數據價值最大化。

二是深化邊緣算力供給,促智能融通。工業行業的特征是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并作出快速響應和控制,工業數據往往在邊緣側通過AI訓練算法實現智能化,快速響應的邊緣算力對于快速響應控制具有重大意義。中國電信呼吁人工智能企業、工業企業一道,共建邊緣算法庫、共享邊緣算力池、共商云邊協同規范,進一步提升工業算力的標準化和效能。

三是深化生態合作運營,促平臺融通。行業內的不同平臺因為競爭關系形成數據壁壘、流通壁壘和信任壁壘。作為基礎運營商,中國電信愿意成為紐帶拉通平臺,承擔數據互信和數據共享的責任。中國電信呼吁加強通信企業能力與航天云網等平臺商能力的融合,逐步開放彼此的技術生態、應用生態乃至數據生態,同產業鏈上下游開展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加務實的生態合作。


編 輯:蓋貝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