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_欧美日韩福利视频_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_午夜小视频网站

首頁 >> 工業互聯網系列訪談:探秘工業,智見未來 >> 北京 >> 正文
工業互聯網系列訪談|東方國信敖志強:工業互聯網即將進入加速發展關鍵期
  • 工聯網
  • 2021年12月21日 09:26

工聯網消息(IItime) 為加速推動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培植融合創新應用,助燃經濟新動力,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聯合中國工信出版傳媒集團·工聯網共同推出“探秘工業,智見未來——工業互聯網系列訪談”,通過走訪五大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采訪36位政產學研企專家,走進國家頂級節點,解析萬億工業互聯網。

本期走進北京國家頂級節點。

北京國家頂級節點是五大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的核心節點、指揮中心。截至2021年12月,北京國家頂級節點共接入二級節點39個,企業節點超過18000個,標識注冊量超80億,標識解析量超44億次,企業接入數量位居全國前列。作為首個接入企業突破18000家的國家頂級節點,北京國家頂級節點輻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等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構建數據連通網絡,已實現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在航空航天、汽車、醫療器械、食品等多個行業應用和規模化發展。經過三年多的發展,北京國家頂級節點已成為北京市工業互聯網的創新名片,支撐北京市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第九批),助力北京市成為全國工業互聯網發展高地,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

本期訪談嘉賓:

敖志強

北京東方國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

工信部兩化融合領導小組成員,中國電子協會工業互聯網推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工業互聯網創新合作中心副主任,北京兩化融合服務聯盟工業大數據專委會會長,北京工業互聯網聯盟副理事長。帶領東方國信工業互聯網平臺Cloudiip連續兩年入選工信部雙跨平臺,20余年工業領域市場拓展及產品研發管理經驗,在煤炭、空壓機、發電機、能源管理方面具備豐富的業務根基。

2021年是工業互聯網新三年行動計劃的開局之年,隨著政策體系的完善,以及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等多個部委明確表示支持5G、工業互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工業互聯網發展將步入快車道。

北京東方國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國信)始終堅定踐行兩化融合,在工業互聯網云、邊、端等領域廣泛布局,將IT、大數據等技術融入到應用,助力企業實現提質、增效、降耗。近日,中國工信出版傳媒集團·工聯網記者采訪了東方國信高級副總裁敖志強,探索東方國信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成功發展之路。

數字化賦能工業互聯網發展

東方國信24年來一直圍繞數據進行探索,是中國第一家以大數據題材上市的公司,擁有超大規模海量數據分析處理能力,平均每日處理數據超過3萬億條,數據查詢量超過70萬億條,成功服務通信、金融、工業、城市等20余個行業及領域。

“也因大數據技術的優勢,2013年東方國信在工業互聯網市場果斷出擊,通過收購相關企業加速在工業大數據領域布局。” 敖志強表示。據了解,2013年,東方國信收購北科億力,進入鋼鐵大數據領域;2014年,基于“云+大數據”的服務理念,收購英國的Cotopaxi,加速拓展能源領域的大數據能力,也為后期東方國信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注入了優良的“數據、平臺、云”基因。

在敖志強看來,工業互聯網是在用工業數據改變企業以前的生產模式和商業模式,工業互聯網即將進入加速發展關鍵期。

自進入工業互聯網領域以來,東方國信始終堅持打造民族自主可控的工業互聯網核心技術能力,打造了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Cloudiip,形成了覆蓋煉鐵、能源、煤礦、水泥、空壓機、工業鍋爐等行業的解決方案,涵蓋了設備安全預警、設備故障診斷、工藝生產優化、能源管控優化、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經營決策支持等服務。值得一提的是,2019-2020年,Cloudiip連續兩年入選工信部遴選的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

除平臺建設外,東方國信還為開發者提供支撐特定行業的算法、模型與知識微服務組件,擁有800余項知識產權。

基于標識解析體系創新發展應用

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是對數字世界所有事物、數據和服務賦予全球唯一數字標識,是實現工業全要素、各環節信息互通的重要支撐。敖志強表示,現在的互聯網雖然能夠實現連接,但由于缺乏通用的數據交互協議,因此從實際上看并未實現真正意義上數據的互聯互通。

東方國信作為標識解析體系較早的參與者,2018年在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北京)簽約儀式暨啟動會上,正式啟動了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的建設工作。同時在二級節點中,東方國信參與通用設備二級節點、食品行業二級節點建設。其中,關于通用設備二級節點,面向增材制造裝備領域,東方國信參與開發標識解析應用服務平臺,開展標識注冊、標識解析、標識代理等服務,推動技術成果的應用轉化和市場推廣。此外,利用標識解析技術實現對異主、異地、異構的增材制造裝備領域通用設備信息的智能互聯,推動增材制造裝備領域通用設備工業大數據的匯聚、管理和共享,基于標識解析體系實現增材制造裝備的協同設計、智能生產、設備能力共享、產品質量溯源等,形成增材制造裝備領域標識解析解決方案。

值得關注的是,東方國信成功中標了國家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中的第一個教育實訓項目——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實訓與成果轉化平臺項目,進軍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教育培訓領域。

敖志強表示:“當然僅僅構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不是我們的目的。基于標識解析體系促進企業現有業務,促進供應鏈和產業鏈的融合發展,特別是基于數據的安全共享,努力發展創新的應用和服務是我們看重的方向。”

敖志強告訴記者,下一步東方國信將從以下兩方面展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的建設。

一是盡快完善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和應用創新。下一步,東方國信計劃面向鋼鐵行業、增材制造領域以及空壓機、工業鍋爐,建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開展標識解析應用探索和研發創新。

二是深化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技術體系。依托東方國信與中國信通院、泰爾英福聯合共建標識解析標準實驗室,共同研究和不斷完善標識解析技術體系。

挑戰猶存,5G+邊緣計算中心將加速工業互聯網落地

自“新基建”發展以來,工業互聯網吸引資本市場的關注和資本投入,加速技術、平臺、商業模式的成熟。“但目前工業互聯網處于起步階段。”敖志強說。與消費互聯網相比,中國消費互聯網在運作方式、商業模式上都有成熟的發展形態,而工業互聯網存在技術構成復雜、專業人才缺乏、服務企業和應用企業均面臨資金難題等困難。

那么如何提高工業互聯網發展水平呢?敖志強建議道:一是加強復合型人才培養,“新基建”的建設需要大量的科研、管理型人才及技術、技能型人才做支撐。二是在資金層面,政府要加大平臺建設和企業上云支持力度,以及要對工業互聯網企業給予更優惠的政策,可通過成立工業互聯網產業基金,降低上市門檻。三是在技術層面,首先梳理產業圖譜,逐項突破,補短板,在平臺建設上推動雙跨平臺融通發展,此外,工業企業以更積極開放的姿態與平臺企業共同探索工業互聯網落地應用的新場景和商業模式,促進基于工業互聯網的產業生態形成。

此外,敖志強表示,從目前工業互聯網發展階段來看,對未來企業發展而言,工業互聯網可以提質增量、降低能耗、減少從業人員,對企業發展具有很強的意義。通過此次疫情,也因工業互聯網帶來的便捷性逐漸被人們熟知。東方國信整合自有大數據及工業互聯網技術能力,第一時間配合政企客戶進行疫情防控需求,推出十款工業APP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立足于5G時代,工業互聯網將呈現怎樣的前景呢?敖志強認為,由于5G的應用場景80%在工業,5G將成為工業互聯網的首選。同時,5G+邊緣計算中心將加速工業互聯網落地,支撐海量設備上云,助力企業“上云用數賦智”。

東方國信作為敏銳的觀察者,從5G小基站和核心網組網建設入手,積極布局5G+工業互聯網,解決工業場景下融合通信問題,打通與數據中心間的通信通道;通過建設垂直行業的邊緣云系統,與東方國信布局的數據中心和公有云組合構建云邊協同的平臺,滿足高時效應用對基礎設施的需求。

最后,敖志強表示:“我們下定決心要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做出更大的貢獻,真正的在中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型過程中起到推動和支撐作用,并在中國信通院的引領下,共同推動工業互聯網為更多的行業和企業賦能。”

作為工業互聯網數據樞紐,北京國家頂級節點利用標識將設計、制造、物流、使用的多維數據關聯起來,推動海量工業大數據的安全利用,促進基于標識解析的產品追溯、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集成創新應用,打造跨行業、跨平臺、跨管理機構的公共服務平臺。未來,北京國家頂級節點建設工作將繼續有序推進,打造國內外領先水平的工業互聯網展示體驗中心,統籌政產學研用形成合力,進一步推動北方地區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深化標識應用,激發創新應用促進工業智能轉型,形成對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的安全管控能力,為我國工業互聯網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

“探秘工業,智見未來”,讓我們一起,跟隨政產學研用資媒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全方位、多維度的探訪工業互聯網及其標識的發展成果。請關注工業互聯網標識智庫公眾號、工聯網(http://www.yvnee.com/)、中國信通院官方微信公號(中國信通院CAICT)、工聯網微信公號(工聯網iitime)等多個平臺,北京國家頂級節點5位重磅嘉賓的訪談內容將陸續發布,讓我們一起傾聽工業互聯網落地的聲音!

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發展需多方合力,作為國家頂級節點的建設單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愿加強與基礎電信企業、設備商、系統集成商、軟件企業、工業企業等企事業單位的合作,共同推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產業生態的繁榮發展。

北京國家頂級節點聯系人:張旭,郵箱:zhangxu1@caict.ac.cn。

訪談合作

聯系人:呂萌

聯系電話:18010013621

郵箱:lmeng@bjxintong.com.cn

聯系人:劉艷玲

聯系電話:13718719278

郵箱:821544734@qq.com


編 輯:劉艷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