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_欧美日韩福利视频_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_午夜小视频网站

首頁 >> 工業互聯網平臺系列訪談 >> 系列訪談 >> 正文
工業互聯網平臺系列訪談|中電互聯周在龍:工業互聯網平臺是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載體
  • 工聯網
  • 2022年8月9日 18:32

工聯網消息(IItime) 為落實中央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決策部署,完善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建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推進實體經濟轉型,與產業界各方攜手推動工業互聯網及其平臺體系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創新,培植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中國工信出版傳媒集團旗下工聯網聯合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共同推出“工業互聯網平臺系列訪談”。

第十七期訪談嘉賓

中電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周在龍

工業互聯網平臺助力數據要素價值釋放

當前,工業互聯網已經逐步成為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制高點的必爭之地,更是我國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我國工業面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新舊動能轉換,實現換道超車、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機遇。

平臺體系作為工業互聯網的核心,可以將經營管理過程中的各種要素緊密鏈接和融合起來,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工業企業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成效涉及降低成本、提升質量、增強效率、價值挖掘等多個方面。

周在龍表示,中電互聯在中電云網應用推廣過程中發現,不同規模企業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路徑不同,應用成效各異。

具體來看,對于大型企業,主要依托平臺打通企業數據鏈路,助力企業數據要素價值釋放。業務開展中發現,大型企業通常建立了ERP、MES等各類信息化系統,但各個系統間呈“煙囪”式部署,數據流動難、孤島效應明顯。企業通過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縱向打通企業內部管控,建立高效的企業內部協同體系,實現縱向集成;橫向打通供應鏈上下游,建立高效的產業協作體系,實現橫向集成。依托平臺,數據可實現跨領域、跨系統、跨企業高效流通,大幅提升大型企業基于數據的分析決策能力。

對于中小企業,主要依托平臺降低企業數字化門檻,助力企業資源能力提升。平臺推廣中發現,中小企業通常信息化基礎薄弱,改造過程中資金、人員投入有限。中小企業通過應用平臺工業APP、云化軟件及輕量化解決方案,以低成本實現數字化水平提升,并通過將企業接入平臺,導入更多訂單、貸款等資源。

建好平臺與用好平臺協同發展是重點

近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區平臺發展迅速,具有一定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平臺超過150家,已構建形成“綜合性+特色型+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對于下一步的發展,周在龍建議將建設重點從建好平臺向建好平臺與用好平臺協同發展轉變,并重點聚焦數據治理、數字孿生等領域開展布局。

一是開展數據治理,提升工業數據價值。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工業數據的核心載體。然而,目前產業界基于數據的資源高效配置實現程度不高,工業數據應用仍處于較低層級,工業數據確權、工業數據質量、工業數據安全、工業數據流通等問題已成為影響數據要素價值潛力發揮的重要因素。開展工業數據治理,提升工業數據管理能力,促進工業數據的使用、流動與共享,成為釋放數據要素潛在價值,充分發揮工業數據乘數倍增作用的關鍵舉措,是工業互聯網平臺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手段。

二是強化平臺能力,夯實平臺化產品交付模式。過去,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數字化轉型業務通常是項目制,實施效率低、交付周期長,且項目開展對于平臺能力提升有限。未來,知識沉淀與快速交付成為平臺發展重點。一方面通過項目實施,不斷沉淀行業知識到平臺,并通過低代碼開發平臺開展知識快速封裝,持續積累行業知識模型和組件,夯實平臺能力;另一方面,不斷提升平臺模型和組件集成能力,構建模塊化、子平臺/產品組件組合等平臺化產品交付能力,提升交付效率。

三是發展數字孿生,構建全域優化能力。數字孿生正成為全球信息技術發展的新焦點,成為全球主要國家數字化轉型新抓手。目前,數字孿生探索剛剛起步,逐步成為大部分平臺建模和模型管理的核心理念。大部分平臺的數字孿生主要集中在對設備的實時狀態描述,而未來面向工廠業務的數字孿生應用將成為平臺創新熱點,支撐整體優化。發展工業數字孿生,成為搶占工業互聯網平臺未來競爭制高點的關鍵舉措。

中電云網BachOS解決方案覆蓋14大行業

作為國家雙跨平臺企業之一,中電互聯以基于PKS體系的中電云網為“發展基石”,向下發展工業控制產品及系統打造“工業觸手”,向上發展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解決方案打造“神經中樞”,構建形成以中電云網平臺為主體,以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解決方案、工業控制產品及系統為兩大主業的“一體兩翼”發展模式。“目前中電云網BachOS沉淀工業機理模型10484個、匯聚工業APP18259個,基于平臺形成52個高質量解決方案,覆蓋電子、機械、紡織、軌道交通等14大行業以及安全生產、節能減排、質量管控、生產制造、運維服務等9大重點領域,相關解決方案服務工業企業超2.6萬家。”周在龍介紹道。

伴隨著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的完善,其賦能、賦智效應愈發凸顯。那么借助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應用,下一步可以在產業發展模式、數據挖掘應用等各方面發揮哪些作用呢?

對此,周在龍以中電互聯為例,分享了幾點看法。一是以“輕量化云服務”模式,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是我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主戰場。針對中小企業“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三大難題,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研發輕量化、模塊化創新產品,以低成本方式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成為發展趨勢。目前,中電互聯基于中電云網平臺已研究開發了“云MES”、“質量數據采集及產品追溯系統”等系列輕量化服務,為數萬家中小企業提供服務。

二是以“平臺+園區”模式,賦能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園區一直以來都是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和創新集聚地,蘊含著海量的企業主體、應用場景和潛在需求,為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工業互聯網平臺+園區”將有利于優化園區治理能力、豐富為企服務手段、促進產業協同聯動,有利于打造數字經濟發展的新高地,有利于實現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電互聯積極依托中電云網服務園區轉型,打造了“頭部國家高新區智能化運營”“革命老區應急產業振興發展”“國家戰略性產業聚集區數字化轉型”等多個平臺+園區標桿案例,獲評工信部首批工業互聯網平臺+園區試點示范,并向全國77個園區進行復制推廣。

三是以“平臺+產業”模式,加速產業整體轉型升級。中國經濟有很強的區域與塊狀特征,大大小小的產業集群接近800家。產業集群集聚效應更有利于推動信息交換、技術擴散、以及生產要素資源的配置效率,是發揮工業互聯網平臺基礎設施賦能作用和實現平臺應用落地的關鍵切入點。中電互聯針對行業/產業共性需求,以“基礎平臺+子平臺”方式,融合應用標識解析、區塊鏈、大數據、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鞋服、SMT、3C認證、數字零售、工程機械、建筑安全等近10個行業特色云平臺,沉淀行業知識、經驗,服務產業轉型發展。

小結

工業互聯網平臺是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載體。目前,工業互聯網平臺已經從概念框架進入場景落地、垂直深耕的快速發展期。通過實現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制造資源的泛在連接、彈性供給和高效配置提供有效支撐,推動企業生產方式、組織模式和商業范式重構,驅動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攜手產業界各方,共推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發展壯大、做強做優成為大勢所趨。

編 輯:劉艷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