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_欧美日韩福利视频_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_午夜小视频网站

首頁 >> 產業 >> 焦點圖 >> 正文
加快工業互聯網建設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中國經濟網
  • 2020年6月22日 10:52

工聯網消息(IItime) 

 

 工業互聯網作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之一,得到國家大力支持,迎來發展新機遇。今年兩會,“工業互聯網”再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從“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提升為更加全面的“發展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作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基石和關鍵路徑,正推動著多個領域生產方式、產品形態、商業模式、服務方式的深刻變革。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現狀如何?工業互聯網如何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如何提升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水平?本期中經論壇特別邀請業內專家學者、企業家,共同圍繞工業互聯網的話題展開深入探討。

主持人:

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在全球處于怎樣的水平?

發展現狀如何?

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與世界發達國家一樣,我國在工業互聯網領域處于早期起步階段。近幾年,我國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技術能力、產業規模、質量效益、應用模式均有提升,并具有以下三個特點:第一,形成了初步的工業互聯網產業體系,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從傳統消費領域向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重大戰略性行業迅速發展;第二,發展速度較快,近三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連續增長;第三,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效果顯著,有效地支撐了工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仍存一定差距,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基礎相對薄弱。我國現有的網絡基礎設施難以滿足工業級的網絡通信需求,在通信協議、接口等方面缺乏統一標準,尚未建立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架構,許多工業企業信息化水平基礎相對較差。

二是高端領域競爭力相對不足。在高端傳感器、工業控制系統、高端工業軟件等領域缺乏核心技術、供給能力相對不足,工業互聯網軟件與平臺在全球相關領域所占規模較小,難以形成資源集聚效應。

三是人才儲備相對欠缺。工業互聯網是多個學科、多項技術的交叉領域,其應用延伸較為廣泛,急需深諳行業特點、熟練掌握信息通信技術且具備軟件開發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余曉暉:經過近幾年發展,我國工業互聯網已取得很大進步,成為全球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一極。

從產業發展能力來看,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一是網絡建設初具規模,二是多層次平臺體系正在形成,三是安全態勢感知體系基本建成。

從應用推廣來看,工業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應用由淺入深、由點及面。應用廣度不斷拓展,應用程度不斷加深,基于網絡化資源匯聚的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推動制造體系變革。此外,工業互聯網進一步向能源、金融、交通等行業延伸,促進工業與經濟社會各領域融通發展。

從綠色生態發展來看,我國工業互聯網生態由小變大,協同發展環境持續完善。一是協同創新載體加速打造,二是融通發展態勢良好,三是區域聚集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賽迪集團總經理、賽迪顧問總裁秦海林:從市場規模來看,2019年全球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為8478.2億美元,其中北美、歐洲市場分別占32.9%和31.0%,中國市場以871.4億美元的規模占全球市場的10.3%。從市場增長來看,全球工業互聯網市場增長速度保持在5%左右,而我國工業互聯網市場增長速度為13.5%左右。長期來看,我國工業互聯網市場增長潛力巨大,在全球市場中的地位不斷上升。

從核心技術來看,不同細分領域的技術價值鏈存在較大差異,我國核心技術自主化水平也存在較大差異。在工業軟件、工業機器人、智能機床等領域,龍頭企業以國外廠商為主,我國在高端產品和核心技術方面仍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在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方面存在著制約產業發展的短板。我國企業研發設計軟件核心開發能力較為薄弱,在智能硬件產品技術和標準制定方面與德國、日本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在通信、安全和垂直行業集成應用等領域,我國企業技術積累與產品服務較為豐富。在工業互聯網平臺領域,我國在技術、產品和商業模式探索方面與國際領先水平相比并不落后。

主持人: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造成一定沖擊,工業互聯網將如何助推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致公黨中央常委、中國科協常委、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工業互聯網在我國發展態勢良好,已經步入產業化融合應用發展的關鍵階段。工業互聯網是刺激有效需求和增加有效供給的最佳結合點,有利于化解疫情不利影響,實現經濟平穩有序發展。

從短期來說,工業互聯網建設有助于對沖疫情影響,緩解經濟下行壓力,有利于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據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測算,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對經濟的貢獻度將達到萬億元,直接帶動就業崗位300萬個左右。

從長期來說,工業互聯網建設能夠壯大數字經濟新動能,實現高質量發展。一方面,帶動芯片、集成電路、軟件、設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以集成創新引領實現融合技術的系統性突破。另一方面,能夠有效促進跨行業、跨地域、跨時空的數據資源匯聚,從而加速工業企業全流程的數字化轉型,進一步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實現一二三產業、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余曉暉:目前,充分發揮工業互聯網賦能作用,對于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全面推進復工復產,恢復經濟社會正常運轉,培育壯大新的增長點增長極具有重要意義。

一方面,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生產力。基于泛在感知、全面互聯、智能分析等核心能力,工業互聯網充分盤活了數據這一數字經濟時代新生產要素,通過驅動數據的充分流動、廣泛匯聚與深度挖掘,并與工業機理、工業知識深度融合,促進生產體系和產業體系全局優化,有力支撐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另一方面,為經濟發展構筑新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能為實體經濟各行業和生產部門由自動化向智能化升級,提供必不可少的網絡連接和計算處理平臺,全面支撐經濟社會加快數字化轉型。此外,工業互聯網向各行業拓展應用,將促進數字經濟在三大產業的協同推進,助力一二三產業融通發展。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疫情期間,工業互聯網所表現出的內在優越性,體現出工業互聯網處置效率和價值創造的能力,將會吸引更多工業企業參與建設和投資。在政策利好的大環境下,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態勢迅猛,基本形成全產業鏈滲透的產業體系,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明顯。

一是工業互聯網有利于我國經濟轉型升級,促進高端產業發展,打造經濟新增長點。工業互聯網能夠實現人、機、物的全面互聯,構建起全要素、全產業鏈全面連接的新型工業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為經濟發展打造新動能、開辟新道路、拓展新邊界,促進生產裝備高端化、生產智能化,推動經濟由數量和規模擴張向質量和效益提升轉變。

二是支持數字經濟繁榮發展,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工業互聯網能夠深入滲透能源、交通、農業、醫療等多個領域,為其提供新型通用基礎設施支撐,促進各類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和產業鏈緊密協同,加速各領域數字化進程,催生產業發展新模式新業態,繼而推動與之匹配的新產業體系形成,并產生海量數據,為數字經濟繁榮發展提供關鍵要素。

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我國經濟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關鍵時期,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對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疫情期間,工業互聯網的平臺價值不斷彰顯,通過此次疫情考驗,我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將再上新臺階。

編 輯:向坤
[1]  [2]  [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