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_欧美日韩福利视频_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_午夜小视频网站

首頁 >> 產業 >> 產業 >> 正文
埃森哲:為什么工業互聯網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 界面
  • 2020年7月6日 09:34

工聯網消息(IItime) v 提到工業互聯網,你會想到什么?或許是“機遇”與“變革”的代名詞,又或者只是一個“不明覺厲”的概念。

工業互聯網的內涵究竟是什么?它在中國處于什么發展階段?又如何為企業創造價值?為什么它被多方青睞,在企業層面的推廣應用率卻不高?政府應該在工業互聯網發展中扮演什么角色?

對此,界面商學院邀請到了埃森哲董事總經理、大中華區工業X.0業務主管江崇龍先生,就以上問題做出分享。

江崇龍認為,中國的工業互聯網目前還處于早期的探索階段,只有在規模化運營的前提下,才能實現正向的投入產出比,因此,企業在短期內沒有實現正的現金回報非常正常。為了推動工業互聯網落地,企業需要做好頂層規劃,對自身的數字化轉型設定清晰的戰略,并建立起數字化的人才團隊。畢竟,工業互聯網的建設不是目的,最終還是要通過工業互聯網實現企業業務的發展和轉型。

--------------

以下為采訪實錄,經過編輯和整理:

中國工業互聯網還處于早期探索階段

界面商學院:您是如何定義工業互聯網的?

江崇龍:通常來說,工業互聯網指的是物聯網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通過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從而推動形成全新的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其中包括兩層含義,一是企業工業產品的物聯網化,通過物聯網的大數據平臺,進行端到端的數據采集,推動企業產品向服務化、平臺化轉型。例如,卡特彼勒運用物聯網技術,實現對礦山機械設備的遠程監控和數據采集,對設備的運營狀況和使用率進行透明化的管理。二是企業核心業務流程(研、產、供、銷)物聯化,比如通過數據開發定制工業app,以實現企業內部的業務轉型,甚至對行業或外部企業進行數字化賦能。海爾的卡奧斯平臺(COSMOPlat)便是通過生產制造、倉儲物流、市場營銷等各運營環節,為企業提供云服務和解決方案。

界面商學院:中國的工業互聯網目前處于什么樣的發展階段?距離成熟和廣泛的應用還有多遠?

江崇龍:我認為仍處于早期的探索階段。近幾年,中國的工業互聯網發展得很快,國家也通過各種政策和措施,積極推動相關技術的應用和平臺的發展,我們看到了一些創新應用和產業生態,比如部分企業在其內部建立工業互聯網平臺,或打造行業專屬及跨行業平臺。盡管目前已經出現了一些領軍的企業,但是大部分企業還處于工業互聯網建設的早期,平臺上的應用場景并不完善,使用平臺的外部企業數量也相對較少。因此,其規模效益和協同效應還未充分發揮。

工業互聯網短期沒有回報非常正常

界面商學院:埃森哲之前的一項研究發現,在中國當前政策和投資趨勢的助推下,未來15年,僅在制造業,物聯網就可創造1960億美元的累計GDP增長,這個經濟價值的創造邏輯是什么?

江崇龍:經濟價值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首先,通過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企業可以使其業務模式從產品向服務轉型,甚至從服務向平臺模式轉型,從而豐富客戶服務的內容,為企業帶來新的收入增長和利潤來源。其次,工業互聯網是企業變革和實現業務流程轉型的技術基礎。通過工業互聯網可以使企業內部核心流程的運營效率提升,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并且提升企業業務運營的敏捷性,這可以降低企業運營的成本,也可以幫助企業獲得更大的市場機遇。

界面商學院:有分析報告指出,約有50%的制造企業無法評估工業互聯網為企業創造的價值。您是怎么看的?

江崇龍:由于工業互聯網還處于早期的發展階段,企業想要利用它建設數字化場景也同樣處于探索階段。當系統化和場景化的規模應用還沒有形成時,部分企業難以對工業互聯網的建設和應用,以及對其創造的業務價值進行評估,我認為是正常現象。需要指出的是,部分企業可能對為什么要推動工業互聯網建設,以及對想要實現的定位、解決的業務痛點沒有清晰的認識。由于這些企業缺少頂層規劃,所以難以評估工業互聯網的價值,這并不意味著工業互聯網對數字化轉型的推動作用難以評估。事實上,工業互聯網在各行各業都有很多成功的應用案例。

界面商學院:您曾提到過,企業開發“物聯網+”智能服務的一個很大挑戰是如何變現。工業物聯網現階段是如何進行變現的?

江崇龍:從產品的互聯互通方面來講,產品的創新實際上有很大的市場價值。如今的產品已從功能性向智能化和網聯化發展,這本身是滿足了市場和消費者對產品創新的需求。比如汽車向智能化、網聯化發展,已經成為了行業共識。因此,使產品創新向智能化和網聯化發展,是企業順應市場需求的必修課。

此外,基于智能產品的服務化轉型和平臺經濟發展,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當然在這個領域,很多企業和行業還處于早期的探索階段,在短期內沒有實現正的現金回報,都是非常正常的。業務模式的轉型,特別是基于平臺的業務模式創新,實際上需要經歷較長的投資階段。因為要在規模化運營的前提下,才能實現比較正向的投入產出比。

工業互聯網“推廣難”的四大原因

界面商學院:埃森哲過去的一項研究發現,73%的受訪企業尚未制定出有關工業互聯網的切實行動計劃,只有7%的受訪者表示其所在企業已制定全面戰略,并配以相應投資。您怎么看待這種“推廣難”的現象?

江崇龍:首先,很多企業缺乏頂層規劃,只是基于非常單一的場景和技術進行試點項目,無法實現數據的貫通和核心業務的協同,能夠給企業帶來的價值非常有限。

第二,相關技術依舊處于一個早期的發展階段,包括在工業領域的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5G網絡技術等。當然這些技術本身已經發展了很長的時間,但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各行業和企業的積累還是比較薄弱的。

第三,許多企業的業務模式不是很清晰,工業互聯網技術與企業業務的結合不夠緊密。這些企業對行業價值鏈的發展趨勢,以及企業本身的定位并不清晰,或者仍保留著以產品為核心的固有思維,但行業的發展并不是它們所預期的那樣。還有的企業什么都想做,希望把所有企業都納入自己的平臺,成為該平臺或生態系統的集成方。但在現實中,企業對自己的定位與行業對該企業的定位不一致,這就造成了投入很大,但平臺在行業里的接受度比較低的情況。

第四,工業互聯網所需的創新人才也比較匱乏。工業互聯網的推廣需要擁有多種技能的綜合型人才團隊,除了傳統的制造業人才以外,還需要掌握物聯網技術的人才,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的人才,工業應用開發運維的人才等等。部分傳統制造企業,一方面很難吸引行業里本身就比較稀缺的人才,另外它們自身也缺乏培養專業化人才的經驗。想要搭建一個工業互聯網平臺,需要長期的、持續的創新,一步一步豐富平臺的應用,持續地進行數據的挖掘和分析。企業如果不能建立數字化的人才梯隊,就無法做到這些。

界面商學院:企業該如何應對以上挑戰?

江崇龍:首先企業需要做頂層規劃,對自身的數字化轉型設定清晰的戰略,對工業互聯網建設有清晰的藍圖和具體的實施路線圖。其次,建立起實施工業互聯網的組織保障。這包括企業管理層的重視,建立起數字化的人才團隊。對很多企業來說,建立起規模化的數字化團隊還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可以在早期請外部的咨詢公司進行規劃,共同創新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第三,還是要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建設和實施,推動企業業務模式和業務流程的轉型。

這樣一來,技術、流程、人才和文化就能夠協同發展,這也便于更好地推動工業互聯網的建設和推廣。畢竟工業互聯網的建設不是目的,最終還是要通過工業互聯網的建設實現企業業務的發展和轉型。

編 輯:向坤
[1]  [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