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聯網消息(IItime) 為落實中央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決策部署,完善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建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推進實體經濟轉型,與產業界各方攜手推動工業互聯網及其平臺體系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創新,培植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中國工信出版傳媒集團旗下工聯網聯合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共同推出“工業互聯網平臺系列訪談”。
第三期訪談嘉賓
浙江藍卓工業互聯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 譚彰
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已成為新型生產要素。以數據驅動業務,打造數據驅動型組織,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由之路。其中,工業互聯網打造了數據驅動的全域數據智能化生產模式,不斷賦能傳統行業,為企業創新業務及轉型提供技術支撐,推進其數字化發展。
加速產業變革,助力工業向智能化、高端化轉型升級
當下,工業互聯網在“新基建”的推動下加速前進,正不斷以信息技術賦能工業制造轉型升級,支撐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那么具體來看,發展工業互聯網能夠為社會生產帶來哪些改變呢?對此,譚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一是在制造企業層面,工業互聯網在不斷推動傳統工業轉型升級,實現各種生產和服務資源更高效率、更加精準的優化配置。
二是在行業產業集群層面,工業互聯網正在加快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加速生產模式、組織形式和商業模式的深刻變革,催生諸多新模式、新業態。
三是在區域經濟層面,多個省市都在結合本區傳統特色產業與資源優勢,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技術能力,探索具有地區特色的工業互聯網發展道路。工業互聯網對于政府實現業務高效協同、科學智慧決策產生重要推動力。
5G風口已至,萬物互聯大幕拉起。工業互聯網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勢,隨著“新基建”的加速落地,工業互聯網發展迎來歷史性機遇。
譚彰講道,目前,中國制造業正由低端向高端升級。在產業升級的需求下,工業互聯網有望廣泛應用于工業制造領域,從而促進生產效率提升、化解產能過剩、緩解資源、能源和環境的嚴峻形勢,助力中國工業向高端制造轉型升級。
藍卓supOS探索低成本、大規模的數字化轉型新路徑
近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加快,已從概念的普及進入實踐生根,從試點示范到大規模復制推廣的階段。經過大量探索實踐,工業互聯網應用已涵蓋工業領域眾多行業,為進一步創造新的生產力和發展動能奠定基礎。
“快速推廣的前提是‘標準化、可復制、成本經濟性、易用易實施’,而藍卓正在探索的正是一條低成本復制、大規模推廣、便捷化使用的數字化轉型路徑。” 譚彰說。
藍卓打造的supOS工業操作系統以“平臺+APP”模式,通過“通用平臺+定制化模塊/可選菜單”構建智能工廠新范式,摸索出行業共性+快速標準化的實施方式,探索數字化轉型新路徑。
那么,對于工業企業而言,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在生產運營等方面能夠帶來哪些實質性變化呢?
譚彰以國有企業和大型民營企業為代表的中大型企業為例進行了介紹。隨著企業越來越大,孤島式的工廠系統越來越多,沒有統一平臺,導致經常性重復建設,工廠大量工業數據資產不能得到有效挖掘利用,大型集團性工業企業還面臨全國乃至全球異地辦廠,需要集團化管控和數字化運營。
藍卓對以京博石化、海螺水泥、華誼集團為代表的大中型企業,通過工業互聯網來消除企業內部信息孤島,實現互聯和重構企業數字化架構;實現企業用戶基于藍卓supOS工業操作系統,自主開發APP,將工業知識和經驗沉淀下來,用軟件來去技能化;并且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向上下游延伸,構建生態開放、產業互聯的新型工廠。
如在海螺水泥,supOS構建了企業級平臺。通過打通企業的異構系統,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技術,實現關鍵設備的狀態檢測和預測預警,提高設備利用率,減少現場人工的巡檢,實現現場的少人化,有效滿足了大型水泥集團需要全國性異地辦廠、集中管控的需要。海螺水泥智能工廠實現磨、窯等動設備預測性維護,非正常宕機減少50%;實現節能減排,生產能源一體化,可降低煤耗1%,電耗1.5%;系統運維效率提升15%。
同時國家也越來越重視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改造,對穩增長、保就業、惠民生、助共富具有重要意義。藍卓為遂昌金屬制品加工等細分工業行業,基于工業操作系統提供“輕量化、標準化、菜單化可選擇”的數字化轉型方案,從精準和緊缺的地方入手,簡單易用、加快實施周期,最終實現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升級轉型的目標。
加強合作,建設開源開放工業操作系統生態
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應用模式和工業生態,是平臺經濟的引領者,已經成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如何搶抓工業互聯網的“風口”,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成為重中之重。
對此,譚彰提出兩點建議,一要加強生態合作,“生態建設”是工業互聯網下一個階段的主要目標。當前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單獨完成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構建,必須形成合力。無論是工業互聯網垂直行業如何落地,及商業模式如何形成,都需要產業界的共同探討與探索。
二是平臺要開源開放,打造開源開放的應用生態。藍卓探索supOS工業操作系統的開源開放,將從連接協議、數據存儲系統、服務開發工具等方面搭建開源框架,實現平臺能力逐步開源開放,并基于平臺孵化工業互聯網創新企業,打造開源、開放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大生態。
據了解,藍卓supOS工業操作系統目前已在30個細分行業得到廣泛應用,包括石化、化工、建材、冶金等流程行業,以及汽配、金屬加工、裝備等離散行業,覆蓋30個省級行政區及白俄、沙特、泰國等國家。以“平臺+APP”新模式進行了1984個新型智能工廠建設。工業操作系統的應用,使得企業全面數字化轉型加速,促進企業在安全、環保、提質、降本、增效、協同、精益方面的提升。
譚彰講道,藍卓正在打造四個層級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建設,一是區域級平臺:基于政府管理職能,打造基于工業互聯網技術的區域數字經濟系統綜合應用管理平臺;二是行業級平臺:聚焦于行業,打通產業上下游關系,為政府和企業提供數字化服務平臺;三是園區級平臺:針對智慧化園區管理業務,提供安全預警、環保管理、應急調度等一攬子解決方案;四是企業級平臺,面向大型企業,構建如京博石化、海螺水泥等統一的數字底座。面向中小型企業,基于supOS構建了豐富的行業云,滿足中小微企業通用需求。
“supOS+X”創新模式不斷涌現
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的產物,正廣泛滲透到各行業各領域,在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培育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壯大數字經濟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譚彰表示,當下,工業互聯網平臺正不斷向新的領域進一步普及推廣,全面賦能傳統產業,加速形成一批“平臺+X”的新模式探索。
例如,“平臺+園區”將有利于優化園區治理能力、豐富為企業賦能能力、促進產業協同聯動,有利于打造數字經濟發展的新高地,有利于實現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藍卓supOS為安徽省安慶高新區智慧園區,建設“一中心、一平臺及六大智慧應用”創新型智慧園區,即:一應急指揮中心,一工業互聯網平臺,六大智慧業務應用系統(智慧安全、智慧環保、智慧應急、封閉管理、公共服務、智慧能源),實現可拓展、可共享、更智能、更高效的創新型智慧園區。
此外,“平臺+雙碳”方案,助力企業實現綠色制造。藍卓以supOS為未來工廠底座 ,融合5G技術,為恒洋熱電打造以“1+N+X”熱電行業智慧化集中管控平臺,實現多企業資源要素的高效配置。通過項目實施,為恒洋熱電實現年降低產汽煤耗1%、年降低煤耗204.4萬、年蒸汽損失降低3%(約240萬元/年)。
疫情沖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充滿著挑戰和機遇。而萬億規模的工業互聯網正不斷顛覆傳統制造模式,助力制造企業提升競爭力,增加企業面對外部變化的韌性,吹響新一輪產業革命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