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講一家公司,華特氣體。這家公司做特種氣體,銷售額也不大,但是技術很過硬,可以從傳統工業氣體做到特種氣體。其中一些特種氣體是與芯片制造是離不開的。2002年,這家公司把特種氣體作為發展方向。打開它的客戶名單,可謂星光閃閃:中芯國際、臺積電、京東方等,全部都是它的客戶。去年,我們調研團去到荷蘭阿斯麥爾公司門口,結果進不去。這家是做光刻機的,技術很敏感。而我們這家公司,四款特種氣體獲得了阿斯麥爾的認證。
我們都知道貿易戰、科技戰,核心是關鍵技術被卡脖子。這個問題有幾個解決路線:一種是所有產品我都會做;另一種是我們也有一些卡脖子技術,可以和對方談。如果我們佛山、廣東、中國多一點這種公司,大家想想全球這種格局會怎樣。而這個公司就長在佛山。
所以,這次疫情期間雖然我們不能出去調研,掉頭向內調研收獲一樣不小,在佛山企業群里好好聽、好好看、好好談,一樣能挖到寶。在我看來,這些都是佛山新生代,在下個五年、十年中,完全可能挑大梁的。
五、用新技術為自己賦能
這次還有一個收獲:武裝自己、裝備自己。不要被動地等別人給你賦能,你不給自己賦能,別人很難給你賦能。
這次珠三角調研我們去了騰訊,濱海大廈是騰訊新的大廈。我們有一位參訪企業說走到這里,感覺自己有點恍惚。當天調研完,晚上開復盤會的時候,我們就接著這位老總的話研討,討論中國的企業家哪有對機會不敏感,既然我們對機會是敏感的,為什么互聯網這么大的一個機會就沒看見?
互聯網剛出來的時候,我們集體失去了認知能力。用馬云當年講的三句話就是:看不懂、看不起、看不上。互聯網最早是美國國防部用來保持通訊的,后來是科學界用于跨國科學研究,方便大家互通論文。中國第一條互聯網就是中科院裝的,也是為了讓中國研究者可以看到全球的文獻,當時沒有人往生意去想。
很多新技術剛出現時是很貴的。從產品曲線來看,因為產品初期很貴,用戶很少,所以下一步要做規模化。
但是互聯網從一開始就是免費的。很多企業家就認為這跟生意無關,因為他們技術上不懂,他們不知道信息成本的節約是什么含義。當時除了認知不足,比如網上銷售怎么把貨物給消費者?當年也沒有配送條件。
直到一批人在里面解決了問題,打出來了。等到產業界能看懂的時候,發現我們已經沒法追了。這就是看不懂,然后看不起,看不上。
回頭看,今天產業界能看得懂互聯網了,卻已經沒法追趕。騰訊是靠實力走到了今天,這樣一個有實力的公司是從市場里來的。
現在“新武器”來了。我們錯過了消費互聯網,絕不能再錯過產業互聯網,因為從2000年到現在,20年過去了,你看現在誰沒有智能手機?尤其這次疫情帶來最正面的效果,就是極大普及了互聯網
相比現在的孩子,他可能最開始也不懂互聯網,但知道這個東西好玩,滿懷好奇。因為好奇,互聯網讓他們茶不思飯不想,無論如何都要買一個智能手機、要下載APP。
反過來看,現在產業互聯網有什么特點?那就是許多老板一聽產業互聯網,馬上想到是要花錢、要成本、要上設備。所以先要解決這個問題,互聯網到了今天不是說你用上它可以比別人走得更快,而是如果再拒絕這個東西,你就沒有立足之地。一個東西一旦到了臨界點以后,問題就改變了。
今天很多事情,沒有互聯網是做不成的。疫情期間,我們這么多人隔離在家,物資供應問題是怎么解決的?所以美團的是了不起,可是美團小哥如果沒有一個手持設備,不可能知道哪個貨要送到哪兒去、送到了沒有。
我們現在出差要掃健康碼,如果沒有那個碼,你需要多少話才能講清楚你到底是哪里人、到底有問題沒問題、到底14天去過哪里,你講了他怎么查?不可能的。
我們認為,推廣工業互聯網的第一問題是認識問題,它關系到企業的生死存亡。人是有情緒的,不可能每個動作都一樣,是可能出岔子的,連續、重復、簡單、枯燥的工作應該交給機器去做,否則我們很多品質控制根本就是掛在墻上的口號。
這次我們團里正好有一位來自維尚家具的老總李連柱。以前我們去看過他的廠,李連柱說當時工廠生產是機械的,但包裝環節還是用人工的。我說其實很好,說明用這個東西是可以漸進式應用的,可以想明白一塊再改一塊。
為什么維尚家具可以走到行業前頭,他說就一條方法:我們把這件事情交給一群30歲以下的年輕人去做,對于他們沒有那么難,沒有那么多搞不清楚的事。
現在很多公司都到了要換代的時候了,60后、70后人員都退后面,這不是無情,是技術進一步加速迭代。如果現在還是位高權重的人在拍板,有可能會把整個公司給誤了。
這里講到了日豐,日豐發現一個問題,雖然日豐的管道很好,但是市面裝配工很差,很多質量問題就出在裝配環節。日豐他們下一步計劃要配幾千個工程師。
這時候如果沒有工業互聯網的話,日豐應該怎么做?全國各地怎么指揮、怎么收集情況、怎么知道他們的行為?我當時就提議,你要好好看看美團的管理經驗。如果沒有信息系統,你上哪兒追溯?
今天我非常感謝來自美的南沙工廠的趙攀來給我們分享,在座的各位有機會一定要去看一看美的南沙工廠,會很受教育。
美的南沙工廠不像騰訊那么高大上,它是非常貼地氣的,工廠內有一段流水線全是密密麻麻的人在做電焊。但是明年他們這個環節就要換機器了。我去看過寶馬的“黑燈”工廠,前前后后還有一百幾十個工人。美的可以把庫卡的機器人跟自然人平滑地結合到一起,我覺得我們所有傳統企業去看,再好好領會剛才趙攀講的那些可操作的步驟。
趙攀的演講PPT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個詞就是“通”,所有環節都要通。現在任何環節跟互聯網無關的已經很難找,但是要把生產、制造、品質檢查全打通的,現在還蠻稀罕。但是這個“通”非常用價值,中醫有一句話,“不通則痛”,痛點哪里來的?就是不通,下一步就要一個工廠、一個企業、一個渠道打通。
去年我們講過一個題材叫“打造品質革命大本營”,今年這個大本營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是佛山市政府加了兩個“重頭戲”,一個是工業富聯,一個是騰訊工業互聯網。這兩家企業中,一家是互聯網往產業來加,一家是產業往互聯網加,好比兩頭打一條隧道。
為什么工業富聯和騰訊都看中了佛山?當然,一方面是佛山市委市政府主動地做布局,這是決定性的。還有一方面是佛山這里有許多傳統制造業,其在國民經濟總量占有罕見的比例,這都是非常難得。
六、繼續攀登品質革命高峰
上次來佛山調研的最后一天,我去佛山市順德區看了順德工業發展館,深受教育。位于佛山南海區的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館我也去看過,從這些館里,我們看到中國就是從一窮二白發展到今天這個水平,我們完全有條件在這個基礎上繼續攀登。
今年的發言概括起來就幾句話:折疊2020,重劃起跑線;一息尚存,練平常功夫;善陣不戰,善戰不敗,善敗不亂;選標對標,見賢思齊;用新技術為自己賦能;建好大本營,突圍再攀登。
第一句是:折疊2020,重劃起跑線。2020年非常不平凡,全世界主要經濟體無一幸免,但是折疊一下,我們也可以坦然應對,無非就是變成了6個月,那就重劃一條起跑線。
第二句是:一息尚存,練平常功夫。來自李深華董事長的經驗,一息尚存,只要活著就來得及。
第三句是圍棋里的話:善陣不戰,善戰不敗,善敗不亂。我也研究過在市場中趴下了的企業,我問過佛山市順德區龍江的情況,他說疫當地有2.5萬個市場主體單位,但今年以來真正注銷的只有801家。